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勞動觀察】為海陸水熱循環聯系提供新見解🍣,《自然》發表恒达平台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來源🧑‍🧑‍🧒:勞動觀察   時間:2022-10-21  瀏覽🍇: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20日零點,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恒达平台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翦知湣教授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發現熱帶海洋變暖對東亞季風氣候具有強化作用,首次從能量學角度闡釋了低緯海洋過程在氣候演變中的驅動作用,為解答海-陸水熱循環聯系提供了最新見解。

翦知湣教授團隊首次利用暖池區10個深海沉積巖芯中的浮遊有孔蟲微體化石,重建了過去36萬年以來上層海水(0至200米)熱含量的變化,發現暖池熱含量的重建記錄與地球氣候系統數值模式瞬變模擬的熱含量曲線變化形態和幅度非常一致。團隊還重建了暖池區表層海水的剩余氧同位素,其結果與暖池熱含量變化一致,兩者在歲差周期上均與中國石筍記錄的大氣降雨氧同位素呈同步變化:即暖池熱含量增大🧑🏼‍🎓,對應海水剩余氧同位素變重、石筍氧同位素變輕🌤。

翦知湣教授表示,這說明在萬年尺度的天文周期上,暖池的熱量變化可以調控太平洋與亞洲大陸之間的水汽傳輸。當暖池熱量增加🦕,熱帶海表蒸發增強、水汽匯聚,並以季風和臺風的形式向相鄰陸地傳輸,導致東亞降雨增加。這一科學發現也是團隊多年來關於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層海水古海洋學研究的升華💇🏼‍♂️。

此研究綜合利用現代觀測、古環境替代指標🔻、以及海氣耦合模式和水同位素數值模式的瞬變模擬,從暖池區上層海洋熱含量(而非表層海水溫度)的角度探索水汽潛熱傳輸,通過海陸之間的水同位素梯度來衡量全球季風水循環強度,不僅拓展了古海洋與古氣候的能量學研究新領域🤽🏼,也可為現代和未來氣候變化提供“以古論今”的新思路🏵。

論文合作者也從不同的角度表述了這項研究對全面理解全球水文循環機製的推進作用。德國不來梅大學Mahyar Mohtadi教授表示🎒:“從能量學的角度來說,海洋熱含量與季風變化之間的耦合📜,是調節全球水文氣候的關鍵所在,同時這兩者都受到天文尺度太陽輻射量變化的調控” ⛄️。

作者:郭娜

鏈接:https://www.51ldb.com//shsldb/sz/content/0183f47546cbc0010000df844d7e124a.htm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