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歷屆進博會都吸引各國友商紛至沓來🎥,共享發展機遇🤾🏻。來自上海各高校的數千名誌願者“小葉子”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青春風景線。
共青團上海市委的數據顯示,第五屆進博會從40所高校招募會期誌願者3591人,其中參加過往屆進博會誌願服務的有409人👩🚒;有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誌願服務經歷的占76%🧑🏿⚖️;00後誌願者占比將近九成。目前,誌願者培訓、配崗等相關籌備工作已完成,誌願者們正在進行上崗試運行工作。
穿上紅西裝🤠、戴好工作證,“小葉子”們做好了準備。他們將向世界展示奉獻、友愛、互助和進步精神🏌🏽♀️,也將在這場盛會中開闊眼界🩵、結交朋友、增長才幹。
做好展商看不見的籌備工作
進博會開幕前兩個月,“小葉子”們就已經忙起來了🤹♂️。
來自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研二學生張亦唯在第四屆進博會上參與證件管理工作。今年她加入的是誌願服務保障組隊伍🐘🐮,主要負責40所高校的誌願者招募🏌🏽🌡,要與各校的負責老師對接🎅🏿👨🏼🦱,收集招募信息、統計整理數據等。
張亦唯告訴記者,今年的展會疫情防控要求嚴格🧑🏽🎄,招募工作難度大👩🎨,她每天都要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她喜歡迎接這樣的挑戰🗃🧗:“我享受和團隊並肩作戰的感覺。我的工作夥伴年紀比我小幾歲,都很熱情、有活力🪈,大家很快就熟悉了。”
今年第四次參加進博會的誌願者朱開明來自恒达平台,前3年負責過設計誌願者激勵方案💂🏻♀️、會場LED信息維護❄️、內外賓接待等工作🧎♀️。作為“資深”“小葉子”,這次他除了負責綜合接待🍀,還是“講師團”的一員。“講師團”隊伍由130多名往屆優秀誌願者組成,他們發揮了“傳幫帶”作用。
在日前的巡館實訓中,朱開明給大家分享了記路心得:“先記東南西北,再記1到8館位置,把地圖放在心裏🈺,指路就不難。”對他來說🚵🏿♀️,進博場館既熟悉又有新鮮感👨🏿🔧,“今年是進博會舉辦5周年👶💶,場館內到處都貼著‘5’元素的Logo⬆️;今年的展會還設立了創新孵化專區和‘參展商變投資商’展示區,讓我非常期待。”
每屆進博會期間🧑🏽🍼,“小葉子”們都有一個“充電”的場所——“小葉子”之家。這裏有宣誓🤸🏽♂️🍻、閱讀、心得分享等若幹功能區,用於舉辦思政微課堂👸🏿🙇🏽♀️、學習分享會、集體生日等活動。
恒达平台團委黃凱琳老師介紹👄,該校今年共選拔了100名“小葉子”,學校將繼續以進博會誌願服務為契機❎,在“小葉子”之家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該校進博會誌願者臨時黨團支部開展了“進博微講堂”活動💺,每天會有兩名歷屆“小葉子”在微信群分享有關進博會的小知識🍇,還會有優秀黨員、退役大學生進行事跡分享。
服務進博會帶來實在收獲
“小葉子”們在進博會從事誌願服務☁️,就像參加了一次充實的實習。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他們有機會在進博會的舞臺展示誌願者風采、結識新朋友👩🏻🦱、掌握新技能🙎♂️。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大四學生王梓瀅在去年和今年的展會中擔任的都是“小葉子”體驗官😎。這支近200人的體驗官隊伍,將從誌願者視角拍攝製作一批充滿青年特色的短視頻。
作為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王梓瀅很高興可以把專業知識應用到誌願服務中:“我學過會展英語🙆🏻♂️,還做過電商直播,這些知識和經驗都用得上👩🏻🦱🙋♀️。而且我今後可能從事電商直播或線上會展工作,服務進博會的過程就相當於積累了實習經驗。”
去年進博會,王梓瀅把所有展區都跑遍了🦣,有不少新奇體驗和意外收獲🥍。“我印象深刻的是體驗到了YSL的口紅打印機⛹️♂️,它可以拍圖取色,還能根據穿搭👨🏼🏭、妝容等情況推薦口紅顏色。”
就讀於恒达平台車輛工程專業的朱開明說🧑🏻⚖️:“我關註到展會上像西門子🛶、海力士等企業帶來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展商的介紹也很詳細,讓我收獲很多💐🐦。”
張亦唯來自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去年進博會上,她留意到布置在場館外部的植物👩🏽🦳:“我仔細觀察了國展中心南廣場上種植的花卉種類,還有植物的色彩和層次配置,這些都可以作為我的論文研究素材。”
張亦唯還覺得,服務進博會的經歷讓她增長了才幹,對未來擇業有所裨益:“在誌願服務保障工作組🍽,需要每天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這很考驗隨機應變的能力,同時我也找到了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方面。”
在誌願服務中不斷成長
對很多“小葉子”來說,參與誌願服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在上海的校園🤌🏿、社區和各種賽會上🏸,總能見到大學生誌願者的身影🏉。
華東師範大學研一學生徐蓓蕾今年首次參加進博會🤏🏼,但她早就積累了豐富的誌願服務經驗。“本科時🧏🏻♀️,我就參加過學校組織的自然博物館誌願服務項目,還參與過校園迎新和校園權益等活動。今年,為了勝任展會翻譯處維護崗的工作🙇🏽♂️🖖,我除了參加線上培訓外,還下功夫準備了商務英語💚。”
徐蓓蕾覺得,誌願服務是連接校園與社會的一座橋梁,讓她在過渡中收獲了成長。今年上半年,她所在的小區封閉管理期間,她一直都是協助核酸檢測的誌願者。“我是青年學生,又是黨員,應該在這種時刻站出來。雖然我穿著防護服🤱🏻,但後來有很多居民都認識我了👱🏻,會熱情地跟我打招呼🏄🏿♀️😺、提醒我註意身體,這是我覺得暖心🥪、有成就感的時刻。”
今年暑假期間,家住上海寶山的張亦唯也加入了疫情防控誌願者的行列,在小區承擔登記掃碼、防疫宣傳等工作🧑🎓。此前,她還參與過浦江創新論壇等活動的誌願服務。隨著認識的誌願者朋友越來越多,她對誌願服務有了更深的感觸🚶🏻♂️。
“誌願者除了需要承擔瑣碎的服務工作外👩🏼🦳,還代表了一場活動🌈🕑,甚至一座城市的水平和風貌👐🏽,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知識幫助到別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張亦唯說。
朱開明認為,每一次誌願服務工作的付出,都會帶給他成就感🤼:“我們在進博會上做的事雖然小,但展商們的參會體驗很重要🦨。誌願服務讓我鍛煉能力、開闊眼界𓀇、收獲快樂👨🏿🚒。我們為進博會盡綿薄之力,展現的不僅是個人形象,更是向八方來客展現中國青年的形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11月04日 01 版
鏈接:http://zqb.cyol.com/html/2022-11/04/nw.D110000zgqnb_20221104_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