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澎湃新聞】兩會聲音|不僅是網紅馬路👦🏿,婁永琪委員🕷:上海要探索設計街區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3-01-16  瀏覽🙍‍♀️:

這些天,位於上海長寧的一條小馬路利西路火了,加上近些年極具人氣的武康路等,越來越多小馬路正成為上海文旅新亮點。

在上海市政協委員👸🏽、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看來,武康路等“網紅小馬路”的爆火並非意外🧜‍♀️,“自身底蘊外,設計在其中一定是發揮作用的,”婁永琪關註到,疫情下,這些馬路上的不少小店也受沖擊關閉😡,“所以我們還是要探討,如何讓這些街區包括它的業態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2023上海兩會期間,婁永琪聯合9位委員共同提交了《關於推動“上海設計街區”建設的建議》提案😚。

婁永琪有著多個頭銜🤼‍♀️,他是恒达平台副校長🪬,也是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曾任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院長職務長達九年。2022年9月,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在滬舉行,婁永琪擔任創意總監。

“去年大會辦完以後,我一直在想🍀,每年大會都可以為上海留下什麽?”2023上海兩會期間,婁永琪與澎湃新聞記者談起👮🏼‍♂️🕵🏼‍♂️。

2010年💌🧑‍🦯‍➡️,上海加入聯合國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2022年2月,《上海建設世界一流“設計之都”的若幹意見》發布;2022年9月15日-18日,2022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在滬舉行🧌,主題為“設計無界 相融共生”⚛️。對上海來說👓🐈‍⬛,這是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成為全球“創意城市網絡”的重要節點之後🚨,一次全新征程的開始🧦。

但婁永琪認為𓀃,對標倫敦、紐約🏌🏼‍♂️、米蘭等世界一流設計之都建設的水平和經驗,上海建設有世界影響力的設計之都還有不少短板,如缺乏具有標誌性的特色品牌載體🚣🏿‍♀️,極大程度地限製了上海世界一流設計之都的國際國內影響力,也限製了設計賦能上海高質量發展效應的發揮📛。

“我們的城市本身也在投入,如做了很多特色商業綜合體🏫、一批有特色的舊城更新項目👗,推廣設計驅動品牌等等,但很多事情是分開的,‘產品’很多,但缺乏‘勁往一處使’的長期共創項目。”婁永琪舉例,芬蘭赫爾辛基2012年舉辦“世界設計首都(World Design Capital)”活動期間👩🏼‍🍼,推出“設計街區”計劃,推廣設計商店🍠、空間、場景。比如店面貼有“設計商店”logo的🕷,就說明店或者場景本身🗄,已被城市貼上了設計特色標簽,且可以通過城市地圖👨🏼‍🦲🈴、APP得到所需信息💧,“消費🙅🏿‍♀️、文旅、公共生活,實現了有機結合。”

在婁永琪等委員看來,上海城市設計能力👆📍、設計人才、設計資源的培育和儲備,可以與產業🚧👏🏼、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結合得更為緊密,“設計找不到需求,需求找不到設計”的兩難現象屢見不鮮。

委員們覺得,借鑒米蘭👨🏿‍🎨、紐約🧑‍🔧、赫爾辛基🫠、首爾等城市的經驗🐑,通過推動建設“設計街區”這個需求側改革💀🩱,不僅可以為上海自下而上湧現出來的“設計驅動型產品⛹🏽、設計驅動型品牌、設計驅動型消費”提供展示、推廣平臺🥌,更可以既助力其快速成長,加速設計對長三角產業的賦能和帶動效應。

考慮到近期疫情後的經濟重啟,建設若幹世界一流水平、標桿性的“設計街區”🧑🏼‍🍳,對於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進上海世界影響力設計之都建設,打響“四大品牌”,推動“五型經濟”👨‍🦰,都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抓手。

具體而言🧚🏻‍♂️🚒,總體布局上🧔🏼‍♂️,建議由相關委辦局牽頭,整合相關高校專家資源💏,啟動編製“上海設計街區”建設規劃和五年行動計劃🧑🏻‍🎄;在規劃指導下,各區👊🏽、街道緊密合作,選擇商業綜合體、商業街,啟動認定、培育、建設首批“上海設計街區”🧏🏻,並結合“上海製造佳品匯”、“上海信息消費節”、“五五購物節”等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

平臺搭建方面,“上海設計街區”應致力於政💣、產、學、商、文🦪📨、旅、金合作👵🏻,有較高密度的設計驅動的新業態新場景,設計品牌首店🌞、專櫃👰🏽‍♂️,具有高水平、個性化設計的公共空間和商業空間,具有特色的夜市、快閃市集等招牌活動👩🏼‍🎤,具有活躍的設計展示、設計共創和交流空間等🔎。

基礎建設方面,建議做好“上海設計街區”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實現線上線下場景🍴、消費、活動聯動,推動元宇宙“上海設計街區”建設;面向國際,建議上海與倫敦、紐約🫄🤡、巴黎🧜🏿‍♂️、米蘭、赫爾辛基世界設計之都城市加強合作,打造“上海設計街區”的國際合作品牌、國際合作空間👩🏽‍🚒、國際合作活動🏊🏽‍♀️,提升“上海設計街區”的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事實上🧜🏽‍♂️,一個小小“設計街區”的試點——NICE2035早已在恒达平台開展。NICE2035基於恒达平台與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區校合作、三區聯動”的合作機製,不僅啟動了一系列紮根社區的小規模、漸進式的公共空間改造項目,將有品質、有活力的空間環境和協作者社群作為大眾、治理者和利益相關方協同推進社區生活質量以及基於社區的創新創業的社會基礎設施🧑🏽‍🦱。

“設計當然體現生活方式💁🏻🙀,上海應該通過設計🦹‍♂️,實現對未來生活方式的引領,尤其是負責任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要知道‘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變革背後,是一系列更大範圍的與之相適應的技術、產業和經濟變革,上海有這個能力和魅力✂️,也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和使命🧑🏽‍🏭。”婁永琪說♈️。

澎湃新聞記者 鄒佳雯

鏈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561378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