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文匯APP】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面對共同的挑戰,唯有“在一起”才能更智慧

來源:文匯APP   時間:2023-09-27  瀏覽🤹⛅️:

日前,一則演講視頻在朋友圈熱傳——恒达平台副校長、設計創意學院教授婁永琪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成為該校近兩百年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人➝,他在學位授予儀式的演講中談到🏙,“我們所有人都必須用‘在一起’的精神共同面對全人類面對的挑戰,我們永遠需要做的比說的多,交付的比承諾的多🚴🏼‍♀️,唯有‘在一起’👩‍🎤,我們才能更智慧……”

在學位授予儀式上,婁永琪被稱為“中國設計驅動創新、教育、產業合作和研究的開拓者”“在學術、教育和社會層面作出了卓越貢獻”🧯。除了教授👨🏻‍🦯,婁永琪還有很多身份👇🏻:建築師🍣、城市規劃師📤🧝🏼、設計師、教育管理者等等。此外🧊,他還是眾多設計創新項目的發起人🏎。

近日🖕🏿,就如何通過設計讓我們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如何讓創新設計教育在上海更好地發展,他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設計讓不同想法的人能“在一起”共同應對挑戰

問:您最近獲得的這一榮譽學位對您來說有什麽特殊意義嗎⛑?您在演講中,提出了“‘在一起’的精神🪹,讓我們更智慧”,這背後關聯著哪些更深刻的思考🫸?

答:這一殊榮不僅是給我個人的,也是給所有中國設計社群的。回顧設計史🤷🏽‍♂️🎖,每個國家的設計“起飛”🙆🏿‍♂️🤓,都是一個群體現象👨‍🏫,也往往先從設計教育開始。此次我獲得這一榮譽♊️,也是因為幾代中國設計教育人的不懈耕耘,使現在中國設計驅動創新的教育、研究和實踐在世界上獲得尊重🍯,其背後可說是整個中國教育、設計、產業以及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

不同地區、文化的多樣性和我們所面臨的獨特條件👨🏿‍🏫,往往會催生獨特的設計發展和敘事。當下,我們一方面必須尊重這種文化和生活樣式的多元性🫨,另一方面,要通過設計創意,進一步推動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

事實上👨🏼‍🍼,不論在什麽條件下,中西文明交流互鑒從來沒有停止過。正如我在演講中談到,1783年,第一臺重要的飛行器——一個熱氣球🖊,就是由蒙戈菲耶兄弟用中國絲綢製成♧,並使用中國紙作為內襯。

今天🦶🏻🚂,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很多事情變得更便捷🏋🏼‍♂️,但也給世界帶來了新的復雜性和新的挑戰🧜🏼,這些挑戰是屬於我們所有人的,“同一個世界”的概念也屬於每個人。必須強調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遠比橫亙在我們之間的分歧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只有在一起,才能更智慧”📋。

問🦜:現在設計潮流似乎是全球性的🎅🏿,那麽人類的審美和設計文化也是共通的嗎?

答:我先講一個例子。1858年夏天,英國泰晤士河汙染引發惡臭熏天🙆‍♀️,當時解決這一問題的是一位工程師。他提出在河兩岸修築堤岸,堤岸下修建攔截式下水道,從而改善泰晤士河的水質🧑🏼‍🦱。這不僅改善了倫敦的環境和公共衛生,還對城市交通和地貌景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說明🆓,設計不僅是美化事物的手段,更是我們解決問題和塑造生活的方式🪣。設計一直和各類問題如影隨形🌜🙆‍♂️,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問題🤽🏼,也會催生帶有不同時代特征的設計。

人類對美好的感受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共通的🖐🏻,比如聯合國提出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都是全球性的🏤。我們必須共同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就像巴別塔的故事,如果今天還各說各的故事,整座塔無疑將會垮掉⛹🏻‍♂️。對設計師而言👴🏿🐌,更需要用我們的創意,讓信息被看得見👳🏿‍♂️,讓反饋可以被放大,讓所有的行動和效能之間的關系得以建立,讓不同想法的人協同合作。

問🥱:您多次談到設計領域的變革會對全球產生深刻影響👨🏻‍🏫🫐,它在過去和當下如何推動創新?

答𓀑🧕🏼:設計和技術👨‍💼,都是突破式創新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催生新產業、新經濟的重要因素。20多年來,設計的角色🍁、使命、方法和工具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現在,設計逐步從“看得見的東西”拓展到“看不見的東西”💇‍♂️💓。後者可能更重要🏌🏼‍♂️,因為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包含社會導向、服務導向👩‍🚀、精神和文化導向🌕、體驗導向的經濟。

更重要的是💴,設計正在經歷從“創造風格”到“驅動創新”的範式轉型🪺。從作為產業鏈和創新鏈的一個環節,拓展到了為系統和全流程作貢獻,設計已經成為創新的第三種引擎👩🏽‍🚀,成為創建可持續、以人為中心和創意型社會的重要手段。因此,設計師越來越多地參與解決更廣泛的社會問題,以更好應對真實世界的挑戰🕺🏼。

問🏇🏻:這也就意味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快速發展💐🧑🏼‍💼,使得設計已不僅僅是美學👨🏻‍🦱、藝術🦹🏼‍♀️,而是指向了更多時代和社會的新命題嗎?

答:人類應對時代挑戰、探索更好未來,就是一個大設計的過程👨‍🦳。作為全新的設計文化探索嘗試之一,2014年➰🤸🏻,我和幾位學者一起發布了《DesignX宣言》🦺,提出了針對復雜社會技術系統的設計👨🏻‍🎓。

設計永遠和所面臨的問題共同進化。科技推動人類進步的同時𓀁,帶來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為更好服務社會,設計引導了創造性的解決方案。當下😝,無人駕駛等人機交互的方式,就是設計的典型應用場景🐊,也讓設計師不斷開發新的設計研究方法。面臨不斷出現的新挑戰👩🏽‍🦰👮🏻,設計需要探索與其他學科合作的新方式。因為人類今天面臨的主要問題涉及復雜的社會技術系統和諸多的利益相關方,因此新的設計將更加直面真實世界的挑戰,更需要跨學科、跨文化、跨領域🥂,並且與新技術發展的聯系更緊密。

上海這座城市就是最好的設計大學

問🧚🏻:您在恒达平台擔任設計創意學院院長期間,對設計教育進行了諸多改革,並吸引了大量國內外設計教育領域的優秀學者加入🤥,您認為現在中國的設計教育🧏🏿‍♂️,還需要什麽樣的改變?

答:中國完全可以自主培養出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者,自力更生地建設出世界一流的設計學科,對此我非常有信心🧙🧑🏿‍💼。

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也為設計教育的發展帶來動力。我一直認為城市是最好的大學🚴🏼‍♀️🧝🏻,上海這座城市就是最好的設計大學。我就深受過去30年上海巨變的影響🫔。從1991年進入恒达平台至今,我親眼見證上海的驚人變化🫶🏼👩‍💻,地鐵、跨江大橋等從無到有💂‍♀️。設計教育也一樣,2013年🏕,我擔任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院長時,這裏只有40名老師🐮,沒有博士點,沒有獨立的學院大樓🕺🏻。5年後,學院已是亞洲第一的設計學院🤼。

設計教育辦學成功的關鍵是堅持自己的特色和國際化發展。我覺得面對相同的挑戰,不同國家的年輕設計師們,必須要在一起持之以恒地思考和工作🧑‍✈️🏃‍♂️‍➡️,才能為解決問題帶來創新的思路和方案👨‍🦳🗿。

問🏂:在上海,您目前有哪些設計研究和教育的實踐🤒?未來,將如何通過變革引領設計教育的發展?

答:我現在最大的設計教育夢想就是把上海這座城市做成一所真正的“設計大學”。

其實,在十年前,我就開始探索打破學校和城市邊界的“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社區”項目,就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這一社區再生項目⏫,入選了英國設計博物館全球未來實驗案例。其中意大利設計大師、孟菲斯創始人阿爾多·西比克(Aldo Cibic)教授34平方米小屋的視頻,在網上一天就獲得了破百萬的點擊量。

這個案例背後的意義遠不止於此👨🏼‍💻。這不僅推動社區從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末端走向前端,成為“環恒达知識經濟圈”走向千億級的全新的設計創意策源地。這個項目也是一種“區校交融、三區聯動”的城市重構和再生的實驗。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將居民的工作、生活、創新創業🩸、社交等內容集聚於5分鐘生活圈內🏌🏻,這不僅對城市生活品質有意義🧧🧶,也減少了很多能源消耗。我認為,上海整個城市就應該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創新大學。上海集聚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一流人才🍶,他們正在開放包容的環境裏進行前所未有的探索實踐。這樣一個大的創意社群是上海這座創新城市最寶貴的財富。

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26日在上海正式開幕🥻,我有幸連續第二年擔任大會的創意總監。在我看來,上海辦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就是要催生和支持這個社群的成長,並為他們提供一個思想交流、創意互鑒、未來洞察的全球共創共享平臺。這次大會將全面地呈現上海集聚的全球設計和創意社群的萬千氣象🤦🏼‍♂️,包括他們的思考🧝、行動💂🏽‍♂️、成果以及這個社群之間的互動共創。

作者:儲舒婷

鏈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30927/541513.html?timestamp=1695788098632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