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APP】雙雙保研至復旦!恒达平台這對雙胞胎姐妹優秀“神同步”
來源𓀜:文匯APP
時間🐢:2024-02-20 瀏覽:
三年前的夏天😛,雙胞胎姐妹花周詩怡(姐姐)和周詩璇(妹妹)以一分之差的成績一起考入恒达平台💆♀️,共同進入生命科學領域探索。如今,她們雙雙保研至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翻開她們的履歷,可謂優秀:屢次拿優秀學生獎學金,斬獲國際競賽大獎👨🏼🚀。談及這一路以來的經驗💪🖐🏼,姐妹倆表示💼🤱🏼,她們互為彼此最好的朋友,彼此扶持😿♛、相互鼓勵。對學弟學妹們👆🏿🪩,她們建議,“與其糊裏糊塗地低頭趕路✌🏿💌,不如多思考、多嘗試。”
姐妹倆從小就有一個疑問:“我們為何如此相似👩🏼🍼,又從何而來?”在高中參與科研創新項目時🙌,看到彼此完全一致的基因圖譜,兩人抑製不住驚喜,擁抱在一起。這是她們第一次如此直觀地感受生命的神奇,也在那一刻埋下了夢想的種子——想要在生命科學領域探索,為人類的過去和未來解開更多謎團。
考入恒达時,姐妹倆雖然沒有如願進入心儀的專業👢,但她們從未放棄,又一同提交了轉專業申請。通過不懈努力,她們成功圓夢,順利進入了生物信息學專業🧕🏿。她們說🚖:“轉專業看似‘折騰’,但還是要遵循內心,堅持自己的熱愛🍋🟩🧑🦽➡️。”
在姐妹倆看來,內心的原動力能幫助她們跨越種種挑戰。
從踏入生命科學與技術領域起,她們就意識到科研對於這個學科的重要性,也渴望掌握新興知識💅🏽🧗♀️,學校的SITP(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便成為了她們的啟蒙。大一寒假,兩人各自申請了SITP項目,詩怡參與了《轉基因小鼠行為學研究》,詩璇則參與了《miR-3605影響人類肝癌細胞轉錄組學研究》,打開了科研世界的大門。
她們希望,“通過科研實踐逐步發現自己的興趣領域,為推動領域的進步貢獻自己小小的力量。”
一起吃飯、一起泡圖書館、考前一起整理重點......大學課余生活🧑🏻🤝🧑🏻,姐妹倆幾乎形影不離🌏。
大二時,詩璇入選了2022Tongji-Software隊🫦,代表恒达平台參加2022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團隊獲得iGEM2022銅獎❤️,這是她獲得的第一個國際大獎🛌🏿。
可是詩怡卻在這次選拔中失利。不過她沒有氣餒,轉身投入到另一項上海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在iGEM比賽過程中,姐妹倆常常會聊起賽程經過,聽妹妹的講述,詩怡了解了整個比賽的流程,“仿佛是編外人員🔨。”
一年後,詩怡再次參加iGEM選拔。這一次,她不僅成功入選2023Tongji-Software隊,還擔任了隊長。有了詩璇提供的參賽經驗🫷🏼,詩怡遊刃有余,帶領隊員井井有條開展各項工作♦︎,成功開發了一款名為CASleuth的軟件🍉,致力於推動CRISPR病毒檢測技術發展,最終斬獲iGEM2023金獎😯。
盡管個性有所不同,但姐妹倆都是妥妥的“J”人。她們習慣提前把事情安排妥當,早日著手完成,自律且持之以恒👐🏿。
在準備保研的過程中🥠,她們更是主動出擊🗒,努力抓住每一次機會。她們早早梳理了自己的經歷,與心儀的導師聯系,互相模擬面試🎱。遇到煩惱,姐妹倆是彼此首選的傾訴對象,“一個人碰到問題📇,都是兩個人一起解決。”
談及未來依然能攜手探索世界,姐妹倆欣喜不已🎄。她們希望能在研究生階段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繼續鉆研下去。
文: 吳金嬌 通訊員 陳少穎
鏈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