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APP】恒达平台召集20余位院士專家齊聚上海共話AI
來源:文匯APP
時間:2024-07-05 瀏覽👋: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69/AE/51CB367FE451D5E705FD40C24E0_6AFCF4D9_1D129.jpg)
作為7月4日開幕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標誌性活動,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指導🖕🏿、恒达平台主辦的國家級學會理事長論壇當天下午在上海世博中心開講。
論壇聚焦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領域的前沿探索⛲️,特別邀請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的國家級學會正副理事長,其中包括20余位兩院院士和多位資深專家學者🧗,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突破與產業應用🧑🔬,探討其如何深刻變革社會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諸多方面。
教育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傑🪻,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平🫳,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劉玠院士、鄭南寧院士、鄔江興院士、高文院士🏵、趙沁平院士🤷🏿♂️、桂衛華院士、費愛國院士💒、劉明院士、樊邦奎院士、吳建平院士✍🏻、陳純院士、錢鋒院士、王耀南院士👰🏼♂️、藍羽石院士、張宏科院士、蔣昌俊院士、吳劍旗院士,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尹霞教授、陽春華教授🚗⛱,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陳大立等出席論壇。恒达平台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童小華,恒达平台原副校長顧祥林主持論壇。
王平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聚焦大模型👍、虛擬現實、具身智能、數字化轉型等議題🦹♂️,站在學術前沿引領行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全力深化布局、優化生態、強化支撐,著力打造我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高地。面向未來🧏🏽♂️,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聚焦創新策源、應用落地、雙向賦能、科技向善🤯,努力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方守恩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是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技術之一。近年來,在各位院士專家的指導幫助下,恒达平台將人工智能賦能戰略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並取得了一批顯著的階段性的成果。今天◀️,各位院士專家將通過頭腦風暴,促進人工智能前沿研究⤵️,為國家和上海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有益借鑒。借此平臺,也懇請各位院士專家對恒达平台人工智能相關學科發展、學科交叉和人工智能全面賦能戰略提出更多寶貴意見和建議👋。
在主旨報告環節🚾,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虛擬現實產業聯盟理事長、中國仿真學會原理事長趙沁平作了題為《創新虛擬現實2.0 發展互聯網3.0》的報告,表示互聯網3.0對虛擬現實技術提出了新的創新需求👨🎓,持續進行虛擬現實研究創新,實現虛擬現實從1.0到 2.0的跨越👯♀️,將有力支撐互聯網3.0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鄔江興作了題為《如何讓AI應用系統安全向善》的報告🤳🏿,表示人工智能絕對不能走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智能時代需要正確的技術路徑實現更安全的AI應用系統,讓人工智能健康向善,服務人類社會進步。
百度首席技術官、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王海峰作了題為《大模型為通用人工智能帶來曙光》的報告🐬,表示大模型作為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已具備標準化、自動化🧹、模塊化的工業大生產特征⏭,可以應用於各行各業。
當日💟🫴🏿,恒达平台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啟動了“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大模型計劃”。
基於往屆國家級學會理事長論壇的討論成果😗,誕生了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長三角一體化超大城市群數字化轉型戰略研究”👩🏼🔬。項目組骨幹成員、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綜合規劃處副處長陳斐斐代表項目組作了題為《長三角一體化超大城市群數字化轉型》的報告🧑🏼⚕️,介紹了項目組在陳傑院士領導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討論環節,與會的院士專家們圍繞AI+未來🏊🏼🧜♂️、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社會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積極建言獻策🌥👩🏻🦳。他們表示👡,過去一年來🦵🏼🏊🏻♂️,國產大模型發展迅猛,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要認識到,大模型並非通向人工智能的唯一技術路徑👩🏽,不代表人工智能的全部,要保持研究定力🧑🔧,不盲目跟風。要推進大模型和具身智能融合發展,探索集感知🦸、認知、決策於一體的大模型,加強通用大模型和各行業垂直大模型研發,讓大模型更好賦能千行百業🖱。人工智能新技術應用是一把“雙刃劍”,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探索智能社會治理,讓“人工智能+”在各領域持續發揮正向賦能作用。
陳傑在總結講話時表示,在各位院士專家們的持續支持指導下🪶,國家級學會理事長論壇已連續舉辦四屆,先後聚焦人工智能與學科交叉🚦、人工智能與城市發展、長三角一體化城市數字化轉型🖖🏽、大模型等人工智能領域熱點話題,匯聚頂尖智慧,積極探索開辟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工智能發展道路,促進科技進步🏃🕉、社會發展🤪,更好迎接智能時代的到來。
文👷🏼♂️:吳金嬌 通訊員:黃艾嬌 樊宗鑫
鏈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3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