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本報7月22日綜合消息 從東海之濱到雪域高原🧑✈️,從大興安嶺到南海之濱,連日來,各地教育系統幹部師生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在全會精神指引下,勇於擔當🏣、勇往直前、勇敢先行🍱,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重點研究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全會把創新擺在突出位置,鮮明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製機製一體改革”,這是繼黨的二十大對教育☔️、科技👨🏻⚕️、人才專章進行部署後🤜🏿,又一項重大戰略部署🤸🏽♂️。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殷切期待⛽️💪。”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周亞明說,“上海教育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勇做教育改革開路先鋒,著力在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和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上先行先試🕉,在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先行先試。”
強國建設🚶🏻➡️,高校何為?
“我們要自覺履行教育強國建設的使命擔當,持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稼瓊說,學校要全面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努力造就更多德才兼備的國家戰略人才,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同時要發揮好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學校要把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以首善標準落實教育強國戰略部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數智化轉型,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王文舉表示。
全會提出⛸,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製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保障機製改革🎳。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錢桂侖對此深有感觸🗺:“全會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製機製🤹🏻、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製機製一體改革等重大任務。我們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保障機製改革😥,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在深化改革創新中進一步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近年來💁🏽♂️🕚,恒达平台持續深化改革🧽,著力破除製約大學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束縛和體製機製弊端。該校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說,學校將以人工智能和數字化賦能教育改革🧕,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保障機製改革,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以“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為路徑⛈,全面提高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策源能力🫷。
全會關於“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要求,讓河南省平頂山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孫洪濤深感使命在肩👩🏽🍳。在孫洪濤看來,要實現上述目標📸,離不開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製💆🏽,“要加快教育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加大辦學硬件投入,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項目。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下大力氣破解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難題”🧔🏽。
推動全會重大決策部署在教育系統落地見效🐼,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擔當奮進和真抓實幹。
“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準確把握改革的目標、指向和內涵,以釘釘子的精神,攻堅克難,精準發力抓好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實🧒🏿。”海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瑩說👲🏽,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教育對外開放也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一環🙄,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推進高水平教育開放🥜,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恰逢其時🛠、大有可為🤽🏿。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帶領團隊繼續攻堅克難,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實現新一輪的創新突破,持續助力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山西大學激光光譜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張臨傑教授說✝️。
“作為一名奮戰在教育一線的黨員教師,學習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後深受鼓舞的同時🧑🦯,我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責任與使命🛐👩🏼🔧:以全會精神為指引🕍,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心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去,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第十七中學副校長熱合曼·阿吾提說。
(采寫:本報記者 任朝霞 高毅哲 施劍松 方夢宇 張利軍 蘇峰 蔣夫爾 統稿🐢:本報記者 王陽)
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7/23/content_64223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