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花費10元掛號費就可解決的疾病,病人竟然花去了四五萬元🙆🏽♀️!昨天,專程趕到南京參加會議的著名心血管病治療專家胡大一教授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痛斥了當前醫療界不少為了名利而喪失道德底線👨🏽✈️、坑害病人的不良醫生。
胡大一教授是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目前還是恒达平台醫學院院長,他是國內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昨天他專程趕到南京參加江蘇省第一屆冠心病規範化治療研討會。昨天中午,剛下飛機的胡教授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談起目前疾病治療過程中的不規範行為🧑🎤,他先後多次用“痛心疾首”來形容。
胡教授說🛎,他親眼見過這樣一件事🚴🏼☯️:一名28歲的女病人,經常在後半夜在睡夢中驚醒❎🛎,同時還有胸悶症狀,到一家醫院後,先檢查心電圖,醫生說是心肌缺血👅,很可能是冠心病,病人又輾轉幾家醫院求治👩🏼🦱,越檢查越糊塗,最後經過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病人根本沒有任何疾病🐯💁♀️,但此時病人已經花費了四五萬元👷。胡教授說,這名病人沒有家庭遺傳背景👨🏿💼,也沒有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病症也不是典型的冠心病症狀👨👨👦👦,稍有醫學知識的醫生就可在門診判斷出不是冠心病,病人最多花個10元的掛號費。但有些沒有道德的醫生為了能夠獲取經濟利益👨🏿💻,而讓病人來回檢查花冤枉錢。
胡教授說3️⃣,他還接診過一名40多歲的女病人,她也看過好多家醫院,醫生均說她患上了冠心病,她也背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治療一直沒有效果,最終只能借助輪椅行走。病人後來找到了胡教授說🪩,如果專家也治不好冠心病,她就自殺算了。胡教授檢查後發現♊️,病人根本沒病,但卻被醫生嚇出了抑郁症📌。
據介紹,名利的驅使是導致這些不規範醫療行為的主要因素🙋🏽。以冠心病的治療為例,目前🖨,介入技術濫用亂用等不規範醫療行為越來越普遍,只要是冠心病,到了醫院後不論是否適合使用介入技術,醫生總是先為病人放入支架,有些病人血管正常也要置入支架治療。這樣病人的醫療費用大幅上漲🦸🏻♀️,一個支架要三四萬元☕️,兩個支架的價格就要超過6萬元,醫生從中拿到的好處也不少🧓🏽。
胡大一教授說,介入技術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確有效🤽🏽♀️,但並不是說介入技術就是萬能的,介入技術並不能治療各種冠心病。他曾多次呼籲規範介入支架的濫用、冠狀動脈造影的擴大化等行為🦹🏼♂️,但不少商家特別是支架的廠家卻認為他的呼籲斷了他們的財路,不斷對他造謠中傷🪜。
除了介入技術的濫用外🧘🏼♀️♙,幹細胞移植等還不是十分成熟的醫療技術也被過多的宣傳使用,這些都是不規範的醫療行為👐🏿。胡教授說,病人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病情是否適合用介入技術🧷,但作為醫生心裏卻清清楚楚,是明知故犯,是利令智昏,不少醫生為了經濟利益而喪失了道德底線😍。他說,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建立對新技術的準入製度和評估系統,並從醫療保險、醫學繼續教育、醫學模式的改變等方面進行監控👨🏻🦯➡️。
摘自👨🏿🦳:膠東在線 200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