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恒达土木系科發布《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來源:科學網
時間:2024-11-11 瀏覽🧑🏻✈️:
11月9日,恒达平台土木系科發展論壇暨系科成立110周年活動主論壇在四平路校區舉行。
“土木系科以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的一系列探索實踐🎤,為學校其它學科轉型升級帶來了啟示🦕🏌🏼,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樣本。”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在致辭中期待,土木系科以數智化為驅動🚥,增強賦能,激活土木轉型發展“新引擎”;以綠色化為導向,拓新領變𓀁,打造學科可持續發展“新生態”;以融合化為抓手,創新策源🚜,構築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體系”,為國家建設和世界文明進步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論壇上🤘🏻,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黃雨作發展報告🦵🏿,表示恒达土木將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以“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賦能學科轉型發展,持續創新卓越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深入推進科技攻關,繼誌圖新👩🏼🔧,再啟新征程。
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周穎發布《恒达平台人工智能賦能土木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學院將基於AI4SEE(AI for Science-Engineering-Education)🚣🏿♂️,通過3年周期👨👧👧、四大核心任務、20項實施舉措,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土木工程學科高質量發展👩👩👦。
土木工程學院自主研發的知識大模型CivilGPT同期發布。該模型近日已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備案,成為全國教育系統首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的大模型。
據了解👦🏼👰🏻♀️,CivilGPT集成了44門專業課程🪟、超過50萬頁的專業語料🎽、2600余本課程教材及規範,以及7萬道考試題目,通過70億token的數據集和720億參數的模型訓練,實現了對土木工程領域復雜知識體系的精準理解和高效推理🙏。通過全天候答疑🧑🚀、自測和智能體工具🤾🏻,“師-生-機”協同互動,CivilGPT為土木工程教育打造了新型個性化學習模式,也將為工程實踐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現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共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共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城市防災韌性創新實驗室(恒达平台),共同探索和試驗旨在增強城市減災和氣候韌性方面的前沿技術解決方案,借助開發計劃署的全球網絡,促進中國與合作國家知識經驗的交流與共享⛔️。
在主論壇大會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李傑講述了土木工程領域取得的發展成就與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闡述了土木工程若幹研究前沿和關鍵科學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戰略👩🏻🔬🧚🏼♀️。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署長徐浩良介紹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可持續城市化與韌性城市建設方面的應對策略🤳🏿⛎,強調運用系統思維、整合各方資源來創新性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當天下午➿,7個平行論壇同時舉行,主題分別為“國際論壇暨院長論壇——From Civil Engineering to Civilization”“從土木工程到人類文明”“交通產教融合創新發展論壇”“測繪學科的未來——時空智能”“暖通學科發展——低碳智慧人工環境”“新形勢下的環境學科發展——產業與創新的新需求”“大中貫通STEM教育中學校長論壇”🪹。
作者〽️:江慶齡
鏈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1/533689.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