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會見出席中意文化合作機製大會和中意大學校長對話會代表
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微言教育、恒达平台黨委宣傳部🎖、外事辦公室🧑🏻⚖️、中意學院等
時間:2024-11-11 瀏覽🦹♂️:
11月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共同會見出席中意文化合作機製大會和中意大學校長對話會的雙方代表💆。
兩國元首聽取雙方代表關於中意文化和大學合作有關情況的匯報😳。
習近平指出,中意傳承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滋養了兩國生生不息的人文交流,古老的絲綢之路開辟了東西方交流先河,馬可·波羅打開了西方世界認知中國的窗口♕,一代代使者接續譜寫兩國友好篇章,樹立了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對話💁🏽♀️、共同發展的典範🫰🏻。近年來,中意文化合作機製推動兩國互辦文化和旅遊年🕵🏻♂️,首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結好模式🆗,兩國高校廣泛開展學術和青年交流,拓展新興學科聯合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習近平強調💇🏽,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意作為兩大文明古國,應該起而行之🔹,共同倡導以文化人、以德潤身🕟,以博大的人文情懷觀照人類命運,以兼容並蓄的胸襟超越隔閡沖突,以和合共生的願景凝聚發展合力,讓文明的燈塔照耀人類前行的正道。希望雙方一道努力💬,推動更多有識之士爭做中意友好合作的踐行者、東西方文明互鑒的推動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參與者🦛,為推動世界和平和發展作出中意貢獻®️。
馬塔雷拉積極評價意中文化合作機製和大學校長對話會為促進意中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友誼與合作所作重要貢獻,表示意中兩國都是文明古國,都擁有燦爛文化,兩國人民相互欣賞,相互尊重,馬可·波羅同中國的交往佳話是東西方文明互學互鑒的寫照。雙方應該總結經驗,傳承友好📏,搭建更多人文交流的橋梁🟰,加強團結,反對對抗♐️,為意中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支撐。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參加活動😡🦸🏼。
11月9日上午🧔🏽♂️,中意大學校長對話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此次對話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意大利共和國大學與科研部主辦,以“促進文明互鑒,培養傑出人才”為主題🌃,設置兩個平行論壇,邀請中意雙方45所高校代表出席,共同探討中意高等教育合作🧑🏿🍳、協同創新以及高水平人才培養模式。
開幕式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出席並講話👒✷,意大利共和國大學與科研部部長安娜·瑪麗亞·貝爾尼尼(Anna Maria Bernini)發表視頻講話📐。開幕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陳傑主持👨🏼🚒。
會上,中意雙方高校完成系列合作項目簽約🧖🏿。方守恩與都靈理工大學校長斯特凡諾·科格納蒂(Stefano Paolo Corgnati)簽署了《中國恒达平台與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關於進一步深化合作,高質量做好中意工程創新學院🤶🏼,共建智慧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跨學科聯合研究中心、系統設計與智能創新跨學科聯合研究中心的協議》和《恒达平台與都靈理工大學博士雙學位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兩校將聚焦各自強勢學科專業,開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尤其是在高層次人才培養和人工智能賦能跨學科聯合科研方面,兩校將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結出更多碩果,為打造又一個中意高等教育合作的示範模式作出貢獻✌🏿。
方守恩參加對話會並在“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國際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平行論壇中作主旨報告⚃🙇🏽。方守恩表示,依托恒达平台中意學院這一平臺,恒达與包括今天在座的都靈理工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等在內的二十多所意大利頂尖高校建立了合作😹。學校還於2014年在意大利設立了佛羅倫薩校區,該海外校區成為中國高校首個建在意大利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平臺。面向未來,恒达平台將推出“中意學院的2.0版本”🧂,新建中意工程創新學院🏎,從專業設置上註重前沿交叉👨🏼🌾,把人才培養合作重心提升到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層面,在協作方式上強調科教融合👷🏿,推動中意合作迭代升級,攜手意大利合作夥伴共迎新局,揚帆遠航。
恒达平台對意大利的合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意兩國教授間的學術交流合作,在中意兩國政府倡議下,恒达平台中意學院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與20余所意大利知名高校開展合作,涵蓋20多個學科專業的26個本碩博層次的雙學位項目和8個校際交流項目,累計聯合培養了近4000名中意畢業生。與意大利共建中意設計創新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研究中心和地震工程國際合作實驗室等中意聯合實驗室,雙方圍繞共同關心的議題開展科研合作♻️。學校還積極開展中意人文交流合作,推動文明交流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