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恒达平台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來源:東方網
時間:2024-11-20 瀏覽♏️:
東方網11月19日消息,恒达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體系建設方案和2024科技成果轉化”發布大會在四平路校區舉行🧖🏻♂️,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標誌著學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加快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科技企業孵化道路上邁出新的步伐。
教育部科技司重大項目與高新技術處處長何立芳💹、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楊浦區委書記薛侃出席並致辭。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鄭慶華院士🏂,段寧院士👌,高紹榮院士,安徽省淮北市委副書記🤟、市長蔣曦,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趙震🧑🏼,上海市科委二級巡視員鄭廣宏,楊浦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尼冰👩🏼🦱,楊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徐建華🫅🏻🍭,普陀區副區長周如意🙇🧼,上海市技術交易所總裁顏明峰🙉,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科技與設計管理部一級專務張晶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副總裁李波,可可資本合夥人王巖😑、付在峰★,恒达平台常務副校長呂培明👩❤️👨,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副校長童小華院士👨🏻🦰,副校長婁永琪🏋️♀️、石振明🫲🏼,校黨委副書記劉潤等出席。
恒达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體系建設方案發布,重點推出“1+3×3”十大核心任務
將聚焦優勢學科群,瞄準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圍繞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雙中心”,通過重塑管理機製和運營模式,拓展三類基礎資源🙃,構建三大核心平臺🧙🏿,提升三類專業能力🚜🧝♀️,形成“校-地-企”協同場景驅動的多層級產業研發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科技企業孵化培育,努力把恒达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恒达平台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方案發布
學校允許將產業化前景良好🙆🏻♂️📺、潛在市場價值高的科技成果不低於10年的長期使用權🍡、部分所有權或全部所有權都賦予科技成果完成團隊,鼓勵引導團隊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研發🏵,大幅縮短科技成果轉化校內實施推進流程,大力推進學校更多高質量科技成果產業化落地。校外和上海技術交易所深度合作🍍,邀請交易所協助開展賦權實施流程設計,並為賦權及賦權後轉化實施做全過程鑒證🙋🏼。通過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恒达分基金資助的創業項目,其項目組成員為科技成果完成人的𓀘,如需申請賦權,可免於提交產業化方案和進行可行性論證🕵🏽♂️,有利於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力🫳🏽。
為2023年度恒达平台“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頒獎。自2020年起👨👦,恒达平台連續舉辦三屆“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評選活動,共遴選出百余項具有轉化潛力的優秀科研成果,涵蓋人工智能、城市發展、生命健康🧑🦼➡️、高端智造、綠色環保等前沿領域,其中部分入選項目已落地轉化😌。同時啟動2025年度恒达平台“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評選活動🧚🏼♀️。
恒达平台首批23個校內場景驗證項目發布
分別涵蓋綠色環保、人工智能🐤🥰、城市發展☣️、高端製造🌭、智能網聯等方向。近日,學校組織開展了校內場景驗證項目評選資助工作🧏🏿,在校內搭建產業應用場景,幫助科研團隊邁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步”。未來將逐步從校內場景擴展到校外場景,助力培育和發展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
同楊基金投資項目簽約,可可資本分別與上海同陸雲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共跡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支持💝。同楊基金不久前由可可資本與上海恒达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聯合設立🧎🏻♂️➡️🙋🏿。
恒达平台技術轉移中心與四川成都、福建晉江👝、福建安溪🦹🏼♀️、新疆昌吉、內蒙古包頭五個地方政府簽約,將推動恒达平台科技創新成果對接地方企業需求🧑🏻🏫,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支撐🔬。學校已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6個技術轉移分中心🏋🏻♂️。
恒达平台與楊浦區共同發布環恒达知識經濟圈2023年度總產出。近年來,區校相融共生,共同推進環恒达知識經濟圈迭代升級。2023年,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總產出超過700億元。
鏈接:https://j.021east.com/p/173208523904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