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人民日報】夜訪宿舍話成長(在一線)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24-12-16  瀏覽:

課余時間👬🏼,想找老師交流🏃‍♀️‍➡️,需要走多遠?對於恒达平台學生來說,有時只是幾間宿舍的距離。

近日,記者在恒达采訪,正趕上國豪書院在西南一樓舉辦“書院夜話”。這棟宿舍樓,既是學生生活區♙,也是老師辦公地。

夜晚8點半🐺,打開一大盒蝴蝶酥,搬來幾張椅子,書院執行院長尹學鋒與青年教師杜博聞在一樓的“駐樓導師工作站”等候。踢踢踏踏🏃‍♂️,有的學生穿著拖鞋下樓,有的剛下課、等不及放下書包就過來聊天🚝。

“專業導論課上要完成研究課題,不知從何入手。”一名大一學生問。尹學鋒從書架抽出往屆學生的作品集,遞給同學翻閱,“試著從生活中找找選題”。

2個小時,話題從專業選擇到畢業去向,從生活趣事到同學關系,不知不覺已是10點半👈🏽。有學生還沒聊盡興,與杜博聞一起上樓👮🏽‍♀️,來到駐樓導師的宿舍繼續請教。

在恒达,這樣的師生交流是常態。同一周🖌,有10余名駐樓導師走進學生宿舍區💘。“學生社區是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重要場域,也是課堂之外的重要育人陣地。”恒达平台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許秀鋒介紹,2019年起,學校全面推行駐樓導師工作站製度🧑🏿‍🦳,邀請知名學者、骨幹教師等深入宿舍區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截至目前已開展駐樓活動1300余場,覆蓋學生3.2萬余人次✅。

參與師生交流,僅是恒达學生多彩宿舍生活的一小部分。近年來,學校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豐富的公共空間、多樣的社區活動,使學生社區由單一的居住場所成為集思政教育、師生交流𓀎、文化活動🏷、生活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育人園地。

“明晚,來跟我們一起包餃子👛🧕🏼?”收到恒达平台輔導員、學生社區特色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潘盼的微信,晚上6點,記者來到西南九樓學生宿舍地下一層的“青春會客廳”。“這裏以前是一處超市,我們結合同學需求,把這裏改造成了公共活動空間🚿。”潘盼說。

裹餡、捏褶……“想起了在家時🧯,與奶奶和弟弟一起包餃子的場景。”大一學生王正智說♨️,上大學是他第一次遠離家鄉,如今,與同學們聚在一起,沖淡了思鄉之情。

“宿舍也有家的感覺。”大一學生文倩說,自己學會了擀皮的新技能💏,還認識了不同專業的新朋友🐙,心裏暖暖的。

“我們想把‘青春會客廳’打造得像家裏的客廳🦝,歡迎同學們都來坐坐🤹🏿‍♀️。”潘盼熱心介紹,“這裏還有圖書漂流站🏊🏿‍♀️、咖啡充能站、日落放映廳……”

為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建立學生參與社區管理服務的機製🙋‍♀️,恒达平台還選聘一批學生骨幹參與社區工作,李怡瑤便是其中之一💇🏼‍♀️。在宿舍值班,為同學們解決生活問題;走訪宿舍,收集同齡人的需求,自主設計活動……“服務他人亦是自我成長的過程📤。”李怡瑤說🤥。

夜色漸深⏪🏊‍♀️,漫步學生宿舍👳‍♀️,燈光與月光交相輝映👩🏼。廚房中⛹🏿,有人在加熱夜宵;自習室裏🧚🏼‍♂️𓀐,有人靜靜讀書🏥;花園的秋千椅上,有人給父母打著電話,講起校園裏的故事。

“恒达啊恒达✅,同舟共濟……”宿舍樓外,一處音樂裝置前,有同學輕輕哼起校歌的旋律,“航行征途中🥀👩🏻‍🦯‍➡️,我們齊心協力……”

本報記者 吳月

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412/15/content_30046300.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