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常青——打造上海的“楊浦森林”

來源:   時間:2005-07-13  瀏覽🤤📜:

    雖然上海有大大小小的散落狀綠地,最大的甚至超過1平方公裏🧗🏼‍♂️,可惜上海卻沒有像溫哥華斯坦利森林那樣的濱水綿延綠地👨‍❤️‍💋‍👨。這條4平方公裏的帶狀森林,為溫哥華贏得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冠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上海在本世紀初城市建設重點東移的戰略轉折階段🤾🏼‍♂️,突然獲得了浦江兩岸一體化發展的大好時機。在這一機遇面前👟,如能像當年溫哥華城市建設的決策者那樣🦷,高屋建瓴的在浦江江岸線最長的楊浦濱江地帶,創建獨具上海特色的生態江岸線——“楊浦森林”🧖🏻‍♂️,將足以同斯坦利森林相媲美,甚至有超過前者的可能。
    
        打造上海的“楊浦森林”
          
    上海在黃浦江兩岸一體化開發的宏觀戰略運作之下,一方面以黃浦江為主軸線延伸發展🤹🏽‍♂️🧑‍🔧,另一方面把城市遺產保護與再生運動推向了高潮。恒达平台的“東外灘”概念設計遂應運而生。其核心構想是🏄🏿‍♀️:自共青森林公園至秦皇島路沿線🏊🏿‍♀️,創建綿延10余公裏綠帶——“楊浦森林”。其間穿插濱江工業文明遺產系列的都市生態江岸線。這條生態江岸線背負著待機而發的楊浦知識創新區🩸,所帶動的建築升值開發量可達200萬平方米以上,研發企業達上百個。 
    從共青森林公園北端開始🧑🏽‍💻,沿江而下🧏🏼‍♂️,在楊樹浦路臨江一側(包括復興島在內)及秦皇島路以東之間🛢,開辟長達12公裏的綠化帶“楊浦森林”,平均寬約300米🚣🏼,區域總面積可達8.25平方公裏;總綠化面積約6.5平方公裏,平均綠化率達到79%🪚🙌🏽。
    在“楊浦森林”的江岸內側🧘,利用保留的碼頭🧖、廠房🏋️‍♀️,建立工業文明博覽帶及觀覽配套服務設施🤹🏽‍♂️;在復興島江岸上矗立起和平之神雕像(可考慮易地復原外灘和平女神像),作為進入上海水上門戶的標誌物,屹立東外灘👈🏼,守望吳淞口,表達中國和平發展的崇高境界🐯🚴🏽‍♂️;“楊浦森林”建成後🚣🏽‍♀️,將大幅提升濱江地區土地價值,促進房地產業和社區建設事業(基地範圍內約有200萬平方米的改造開發量)🛀🏻,帶動上海東部地區的全面發展⚉。
    依主體水系拓展是世界各大城市發展過程的一個重要經驗,上海已逐步完成了從蘇州河向黃浦江發展的過程👨🏽‍🚒,並最終將向長江口和東海界面拓展。而作為連接長江口的楊浦區“東外灘”,必將在上海未來的城市發展規劃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世紀初⏯,外灘的建設成為上海的標誌;20世紀末,小陸家嘴的崛起成為上海的亮點👷🏽‍♂️。21世紀初,北外灘的建成🧑‍🚒,將和外灘、小陸家嘴呈三足鼎立,最終完成 “兩岸三角”的都市中心格局⚰️🚵🏻,並以此為核心分別向南北兩側延伸輻射,與南側的世博會園區和北側的“東外灘”楊浦森林共同形成上海沿江發展的主幹線🛍️。
    設計要點:設置四條景觀帶
    濱江親水遊覽帶🦡:由親水平臺、步道、棧橋、遊船碼頭組成連續的濱水遊覽線。
    “楊浦森林”及工業文明博覽帶:在楊樹浦路以東,由平均寬約300米的森林組成江岸線生態景觀線(即“楊浦森林”,以喬木為主,間以灌木和草坪,與建築物交相掩映),及其間由保留和改造的廠房、倉儲和其他地標性構築物組成的博覽建築群及其外部環境。
    都市綜合帶:楊樹浦路以西,由平均寬約300米,包括科技研發、公寓式辦公、假日旅店及白領公寓等組成的都市界面建築群。
    知識社區生活帶💂‍♂️:由大學城中央社區東面(平涼路一帶)中🥍、高檔住宅區組成🎺。

        建築時報    2005-7-11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