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把能源問題納入討論決定的重要事項範疇,切實用製度推進解決科學發展中的一些重要問題🦹🏻。能源問題的重要性,表現在它既關系到經濟增長的質量,又關系到人民生活的質量👲🏼。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把能源節約列入重大事項範圍,反映了人大正運用自己的職能作用促進科學發展➞。
人大通過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把能源節約問題納入國家權力機關的職權範疇。按照憲法與法律規定,我國的決策體製是🫴🏽:黨委統一領導🕵🏼♂️,人大作出決定,政府具體執行。如果能源節約屬於我國經濟社會的重大問題💤,那就需要把黨的決策,通過人大法定程序,轉化為具有法律效應的決定決議
發揮人大集思廣益和社會參與的優勢🔔,推進重大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更多的是著眼於全社會,體現了包括政府、企業㊙️、市民在內的方方面面參與的特點。這就使能源節約這樣的重大事項決定😒,既能在決策過程中增添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份量🚕,又能在決策後具有較強的可執行性
“十一五”期間,能源消耗強度減少20%已經確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怎樣帶動社會公眾參與能源節約💳,並從製度上促進這個目標的實現,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昨天審議通過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節約能源工作的決定》,是為保證上述目標實現的一個具有示範意義的製度性措施。這個決定凸現了人大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時特有的三方面作用。
首先,人大把能源問題納入討論決定的重要事項範疇,切實用製度推進解決科學發展中的一些重要問題。能源問題的重要性,表現在它既關系到經濟增長的質量🎢👩🏼🚒,又關系到人民生活的質量。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把能源節約列入重大事項範圍🏂🏿,反映了人大正運用自己的職能作用促進科學發展。
在經濟增長方面,能源消耗強度過大是影響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從上海來看,盡管上海目前的萬元GDP能耗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例如,與兄弟省市先進水平相比🥽,2004年上海萬元GDP能耗為0.93噸🤷🏿♂️,高於北京的0.81,浙江的0.82💂🏼♂️,廣東的0.88🖕🏼;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上海目前的能耗強度分別是新加坡的3倍,中國香港的3.5倍,日本大阪的6倍多🧘🏽♀️。上海的未來要提高國際競爭力,就需要進一步大幅度地降低經濟增長的能源消耗強度。
在人民生活方面,能源消耗量大往往導致空氣汙染排放量大,從而影響城市的環境質量。我國城市的大氣汙染特別是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之所以長期得不到削減,主要與能源超常消耗有關🎀。上海“十一五”規劃已經製定了使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削減35%的約束性目標🐜,如果屆時不能通過降低能源消耗量來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那就會影響上海建設成為適宜人居住的現代化大都市的戰略目標。
觀察當前不少地方確定的“十一五”發展規劃,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即經濟增長目標普遍高於全國平均目標👧🏿,而在能源消耗方面卻較少積極作為,有的甚至沒有明確提出能源降耗目標。可見◻️,我們的體製仍然存在非科學發展的很大沖動🧗🏼♀️。這種情況下,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把能源節約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將其列入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範疇,這對於把政府工作和社會關註的重點從單純的經濟增長切實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其次,人大通過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把能源節約問題納入國家權力機關的職權範疇🌆。按照憲法與法律規定,我國的決策體製是:黨委統一領導,人大作出決定,政府具體執行🈂️。如果能源節約屬於我國經濟社會的重大問題,那就需要把黨的決策,通過人大法定程序🤶🏻,轉化為具有法律效應的決定決議🎧。
在依法執政的情況下✍️,我們對重大事項的決策,特別需要處理好黨委決策權🧑🦼、人大決定權🥘、政府行政權三者之間的關系🕺🏽。其中,黨的主張需要通過法定程序與人民意願統一起來🏋🏽;人大在貫徹黨的主張時需要廣泛反映民意👩🏿🦱,集聚民智;政府需要把人大的決定創造性地落實在實際工作中。目前,國內不少地方僅僅把人大當作單純的民意機關,忽略了它在決定社會經濟重大事項時的職責。許多重要事項繞過法律程序👷🏻♀️💾,以黨委決策代替了人大的決定權🦐,或者以黨政聯合發文形式,規避了人大的決定程序,在一些人心目中形成了“權力機關無權力”的錯覺😞。這樣👨🏽,即便是為國為民的好事,在推行中也難免會碰到不合法的置疑🤤。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在能源問題上所作的決定體現了依法決策的精神,體現了執政黨善於運用國家政權形式處理國家事務的原則。這對切實發揮人大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意義🚣。
再次🤳🏼,發揮人大集思廣益和社會參與的優勢🤹🏿♀️,推進重大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更多的是著眼於全社會,體現了包括政府、企業、市民在內方方面面參與的特點。這就使能源節約這樣的重大事項決定🛼,既能在決策過程中增添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分量,又能在決策後具有較強的可執行性😆。從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關於能源節約問題的決定,可以看出這兩方面的鮮明特點🧖♂️⚀。
在保證決策科學性方面☂️,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廣泛調研,進一步把握了上海近年來能源消耗有較大增長的原因🤍,其很大程度上與高能耗的工業發展有關。有關研究已經證明,上海“十五”期末能源彈性系數的增加主要與工業耗能特別是重化工耗能有關。另一方面,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能耗下降的因素中🧑🏿🦳,產業結構因素的貢獻是75%🥮,技術因素的貢獻是25%左右。因此,能源問題的科學決策需要抓住經濟增長的源頭🧑🏽🔬,從結構節能的角度有重點地加以突破🦁📭。從科學的經濟——能源關系出發,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提出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是推進上海節能降耗工作的核心舉措”的要求🫸🏿。
在保證決策的可執行性方面,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深入政府⛲️、企業🤛🏻、社區調研⛹🏼♀️,在社會共同參與的基礎上🚣🏼💐,形成了決定有針對性的八條要求。決定強調能源節約要政府👨🏿、企業、社會多主體聯動,市場、行政、法律✣、宣傳多手段配合,形成全社會合作節能的局面。這就把黨提出的節能主張最終轉化為全社會一體遵循的共同規範🔮,從製度層面提高了能源節約政策的可執行性。
(作者👩🏽:諸大建 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