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諸大建:化解金融危機需要“綠色新政”

來源🧚🏻‍♂️:湖北日報   時間:2009-02-20  瀏覽👩🏿‍🔬🧒🏼:
    □諸大建
    化解當前危機🐧,如果只是簡單地進行經濟恢復,雖然必要,但是不夠。我們需要尋求“一石三鳥”的解決方法,通過全球性的“綠色新政”,借助新的發展模式推進經濟增長
 
    當前的金融危機隱藏著“三重挑戰”
    從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經濟學的視角分析🫷🏽,當前金融危機可以解讀為“一個危機、三重挑戰”。“一個危機”💅,是由美國次貸問題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三重挑戰”🤽🏼‍♂️,是金融創新泛濫的挑戰、資源環境限製的挑戰、人類福利門檻的挑戰。因此,化解當前危機,如果只是簡單地進行經濟恢復,雖然必要,但是不夠🏧𓀓。我們需要尋求“一石三鳥”的解決方法,通過全球性的“綠色新政”,借助新的發展模式推進經濟增長。
    金融創新泛濫的挑戰👨🏿‍🏭。這是表象的挑戰,即當前的危機看起來是由於金融產品供給超過了實體經濟需求而造成的。按照一般均衡的經濟原則🧖🏿,解決這種問題的通常做法,或者是抑製金融創新泛濫以降低虛擬經濟的流動性,或者是刺激消費需求以提高實體經濟的增長性。例如🕊,前一段時間通過銀根收縮來控製流動性📌,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此後又通過加大公共投資來刺激實體經濟增長,實行擴張的財政政策。大多數人認為,當前解決金融危機之道🙌🏽,是要註入流動性,以抑製金融危機的擴大和蔓延,長期則要通過促進實體經濟的增長來對沖虛擬經濟的虛脹🤷🏼‍♀️,最終回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平衡上來。問題在於,如果實體經濟發展沒有超過地球生物物理的極限🦹,那麽通過擴大實體經濟的體量來解決過杠桿化,應該是可行的👧🏼;不過很不幸☞🦏,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實體經濟的持續擴張已經受到了地球生態條件的限製👼🏻。
    資源環境極限的挑戰。這是深層次的挑戰🪳,即金融危機交織著資源環境供給與物質流量需求的不平衡,在國際上這特別表現為化石能源的供給不足和人類需求的持續增加,人類面臨著嚴重的能源耗竭的挑戰,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過量引發的氣候變化的挑戰🧙🏻‍♀️。顯然,當經濟增長處於生態極限之內🔴,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是相當簡單的,即降低人們的需求🤏🏿,同時提高自然的供給🥔,得到新的均衡。但現在的情況是生態供給能力已經逼近甚至超過地球自然極限,而人類需求(包括發達國家的欲望性需求和發展中國家的生存性需求)卻仍然在高速度增長🏂🏼。此時,如果針對金融危機的各種新政,是以政府投資於傳統基礎設施項目和傳統耗能產業項目,以基於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實體經濟增長🧑‍🚀,試圖來緩和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矛盾,那就沒有出路。因此🕵️‍♀️,真正明智的辦法,應該是用清潔能源以及相關產業替代化石能源以及相關產業來振興經濟(所謂“深刻的結構變化”)。
    人類福利門檻的挑戰🧙‍♂️。這是另一種深層次的挑戰🤨,即以追求經濟增長為目標的政策🧑🏻‍🏭,要面對“合理性”的質疑,它是否有利於福利增加和福利分配?與當年的羅斯福新政不同,有研究表明🚶🏻‍♀️,當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已經超過了福利門檻🤾🏽‍♂️,即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以後的持續的經濟增長,不再對社會福利改進有明顯的貢獻。真正重要的,乃是增加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福利水平和降低發達國家內部的貧富差異。因此,當前應對危機的新政特別需要從增加就業崗位和提高窮人福利等方面加以考慮🧝🏼‍♂️💁🏽‍♂️,而不能只是簡單的恢復經濟增長。這就是為什麽中國此次加大公共投資特別強調投資於民生部門的理由,內容包括中國的農村城市化和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𓀁。
 
    經濟增長、就業增加和節能減排是“綠色新政”三大指標
    從以上三方面的挑戰和應對,可以看到“綠色新政”不同於傳統新政的本質💇🏼📫,就是要從追求經濟增長到追求結構變化,這與科學發展觀所倡導的思路是嚴格一致的。特別是,考慮到當前的資源環境挑戰和人類福利挑戰🚯,實際上是過去簡單的經濟增長模式所造成的,就會認清現在再用單一的經濟增長之道來解決隱藏著多重挑戰的金融危機的謬誤了🤦‍♂️。正所謂“導致問題產生的方法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因此在操作上,我們需要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就業增加、節能減排等三方面的指標。只有在這三方面都具有作用的政府公共投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新政”。例如👨‍🦲,清潔能源、生態服務(包括水資源保護等)、低碳型的公共交通和鐵路網絡、農村基礎設施等,就屬於這樣的有“一石三鳥”價值的投資領域🫣。
    聯合國的研究已經證明🏌🏻,投資於自然保護領域或所謂生態基礎設施領域的經濟回報和勞動就業的收益🤞,要遠遠高於傳統的汽車製造、鋼鐵、信息等部門或產業🤒🏚。因此它們可以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不是以往認為的是經濟增長的負擔🗼💇🏻。而且投資於生態基礎設施,與消除貧困有密切的聯系。最近,美國參議院兩黨討論奧巴馬的經濟刺激方案,將原先大約9000億元的盤子削減掉1000億元,考慮之一就是要將沒有就業意義的經濟刺激項目一律減去。如果中國未來兩年中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在具體操作時也嚴格按照以上三個指標進行選擇和實施🧅,那麽可以相信,這樣的“綠色新政”會有利於中國發展模式的轉型🦤。
  作者系恒达平台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湖北日報  2009-2-20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