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李俊:新中考正改變教育生態😷,家長的育兒經該變了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22-08-26  瀏覽🚵🏽:

上海的教育生態正悄然發生一些重要變化。盤點今年中考的招錄數據可以發現,高分考生錄取情況與往年相比有較大變化,而一些傳統名校的生源分布也有所改變。

假以時日,高中學校間差距勢必會逐漸縮小🤽🏽,人們擇校的熱情有可能下降;而隨著職業教育路徑的認可度提高,圍繞普職分流的焦慮也可能得到部分緩解。人才培養和勞動力市場的轉型有可能推動普通高校和職業教育的就業前景發生微妙變化。面對這些變化趨勢🆙™️,家長該怎麽做?——編者

 ■李俊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都牽動著許多家庭的神經,今年更是引起比往年更多的社會關註。一方面🐃,疫情帶來諸多額外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另一方面🧚,過去若幹年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影響逐漸顯露出來,尤其是此前確定的高中階段學校新的招生錄取辦法第一次落地實施,更是引起了諸多討論🏃‍♀️‍➡️。

伴隨著分數線的公布👩🏼‍🦰,人們逐漸意識到®️,教育生態正在悄然變化,這些變化意味著什麽🫳🏿?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相關問題值得政策製定者、教育實踐者🪺👩🏿‍⚕️、研究者和家長持續關註思考。

學校間差距逐漸縮小,擇校的“馬太效應”縮小

和往年相比,今年中考和高考一個共同的重要變化是,原來很少有畢業生進入頂尖高中/高校的那些學校正實現“逆襲”:中考方面,通過“名額分配到校”的招生規則🔀,每所公辦初中都有學生升入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高考方面🦬,部分在所在區都並不知名的郊區學校也有畢業生考入全國頂尖高校,實現“突圍”。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頂尖學校和普通學校在畢業生出口之間的差距變小了。

對許多人而言,這一變化或許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在一段時間裏,各區之間在教育經費投入和教育資源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且不同學校之間的差異可以說越來越大👩‍👧‍👦。這種差異既受到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等學校自身因素的影響,也和部分學校挑選生源、掐尖錄取有著緊密的聯系。由於生源質量對學校的升學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家長的選擇進一步強化了學校之間的差異,“馬太效應”逐漸彰顯,學校之間的差距由此拉開。

在此背景下,不少家長為了讓子女能夠進入好學校,競相購買學區房、報名各種課外補習班🎅🏽,盡管這導致學生的學業負擔越來越沉重🧑🏿‍🏫,趨勢難以減緩,其背後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學校之間有差距🧙‍♀️,好學校是稀缺的。

當下的這一變化無疑對上述情況產生了沖擊,好學校與普通學校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即使目前看來學校之間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在現有的招生規則下🙋🏻‍♂️,結合其它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加上家長選擇的變化👰🏼‍♀️,假以時日,學校之間的差距必然會逐漸變小🥠。

在這樣的趨勢下⛹🏻🤵🏿‍♀️,人們對於好學校的追求自然慢慢會調整🌵,出於理性考量,會有更多家庭不再僅僅追逐少數拔尖學校,而是選擇離家較近的學校,而隨著生源情況的逐漸變化和教育資源投入的均衡化,這些學校也因此有可能逐漸成為“家門口的好學校”,更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的優質均衡發展。

中本貫通專業分數最大漲幅77分,職業教育認可度變高

除了學校之間差距的縮小🥍,今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另一個讓人有些意外的現象在於,職業教育路徑受歡迎的程度明顯提高🤾🏿‍♀️,尤其是中本貫通的路徑🧑🏻‍🔬。盡管今年中本貫通的最低投檔分數線(520分)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多數專業的實際錄取分數線多數都超過了600分🕴👨🏻‍🍼,許多中本貫通專業的分數線比去年高出不少🫀,漲幅最大的上升了77分,部分專業分數線超過了區屬重點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

相較於前述學校之間因政策變化所產生差距縮小,這一變化更多體現的是家長的選擇🤐,它清晰地反映了一定範圍內教育觀念的轉變。一般說來,達到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分數線的學生,足夠勤奮並且學習方法合理,將來有很大可能進入不錯的大學,但其中部分學生及其家庭卻放棄了在過去看來理所應當的路徑,選擇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被認可的職業教育的路徑✌🏻,這種變化對於職業教育的實踐者和研究者而言也多少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盡管目前尚缺少充分的研究,但這背後的原因很可能在於以下幾方面👨‍👨‍👦:首先,中本貫通能夠提供比較有把握的升入本科學校的機會;其次📋,學生對相關專業方向有認可度,可能喜歡相關專業,認為自己更加適合相應的應用型的專業及職業領域🕶👐🏻;第三,中考之前的教育競爭過於激烈,對於學生和家長都構成了較為嚴峻的挑戰🧑🏿‍🦲,他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那種競爭激烈、壓力大的狀態。

 從某種意義上講,盡管職業教育仍然面臨著社會認可度不高等困境🥴,但伴隨著更多的學生主動選擇職業教育,加上升學路徑的進一步打通、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和就業前景的逐漸改善🙋🏼‍♀️,職業教育正在變得更有吸引力,這很可能會反過來推動基礎教育的改革🙆🏻‍♀️,緩解激烈的教育競爭和內卷,逐漸形成更加良性的教育生態👲🏼。

激烈的升學競爭正降溫🩸,教育逐漸回歸本質

綜上👨‍🦲,上海的教育生態無疑正在悄然發生重要變化,從中可能窺見未來教育改革發展的一些新趨勢。

長期以來,由於教育發展的基礎存在客觀差異💪🏽,不同區域之間的教育資源分配存在顯著差異,公共教育資源的投入很難兼顧所有區域和學校,而為了推動教育發展,並在教育質量上有所突破,教育資源客觀上更多地只能向部分優質學校集中↔️,這在客觀上為日益激烈的教育競爭埋下伏筆。

由於發展的不均衡和不充分🤌🏻,整個社會的教育競爭不斷加劇,並由此引發更多教育焦慮、日益嚴重的青少年心理問題以及諸多不滿情緒,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近些年,隨著財政實力的增加和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教育資源有可能逐漸實現更加均衡的分配👲🏽,教育質量有可能逐漸實現更加均衡的發展;當下教育生態的上述變化,代表著一種回歸正常的趨勢,它有可能為激烈的教育競爭降溫,尤其重要的是𓀜,它意味著教育逐漸回歸其本質👷🏼‍♀️。

由於過去激烈的升學競爭,許多人忽略了教育內在的方面——人的道德、知識和能力的學習以及伴隨這個過程的更加綜合的成長🏌🏻‍♀️,甚至忽視了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成長。

伴隨著學校間差距的縮小💉,人們擇校的熱情有可能下降;而隨著職業教育路徑的認可度提高😪👨🏿,圍繞普職分流的焦慮也可能得到部分的緩解。尤其重要的是👨🏻‍🍳,勞動力市場的轉型有可能推動普通高校和職業教育的就業前景發生微妙變化🌊。近年來,部分普通二本的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而一些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則相對較好,這反映了勞動力市場供需結構的變化,一方面👨‍👧‍👦,普通本科畢業生數量很大💊;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卻更偏向於應用型的人才👼🏿,在就業時🧎🏻,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可能更有優勢👳🏿‍♀️。

時過境遷⚗️,隨著教育生態和勞動力市場的悄然變化,人們對於教育的期望有可能逐漸超越對於分數的追逐⚇💆🏼‍♀️,而更加關註教育內在的價值🫄🏻,更加在意根據青少年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和路徑。就像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逐漸意識到的,教育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讓孩子取得怎樣的成就,而是幫助其成長、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並在此過程中找到生活的意義、樂趣和尊嚴。

當然🌸,教育生態的上述變化也意味著新的挑戰👨‍🦰:對於普通高中而言,尤其是頂尖的重點中學而言,如何應對具有更多內在差異的學生群體👨🏽‍🎓,並通過適合的教育教學方法讓他們都得到良好的發展和成績;對於職業院校而言,如何鞏固經過漫長的努力獲得的社會認可👷🏼,以高質量的教育將這種認可長期保持✝️👩🏻‍🦼,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動人們對其它職業教育路徑的認可和接受☔️。

(作者為恒达平台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鏈接:https://info.whb.cn/mobile/2022-08-26/15668/detail-66540.html?timeTemp=16615267203496878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