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去年12月,中國減持了342億美元🧛♀️,現持有美國國債7554億美元,降為美國第二大債權國。由於中國目前是美國國債的主要海外持有人之一,占所有美國可流通國債總額的10%🫖,這一新動向引起了廣泛關註,也被賦予了過多的政治經濟解讀✊🏻。
從商業投資角度看,此次我國大幅減持美國國債從時機上是合適的🥷🏼,是在美元由於避險需求上升導致技術性反彈下做出的選擇。近期👮🏿♂️,歐元區希臘等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導致歐元短期劇烈下跌,推升美元反彈,美國國債避險需求上升,出現了賣出時機。抓住美元技術性反彈的難得時機減持美國國債🌈,對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我國來說🛻🧑🏽🚒,是正確的投資策略。中國此次拋售美債只占美元資產總數的4.3%🆒,減持數量有限🤹🏽♂️,既沒有影響到匯率價格,也不會對美元造成嚴重打擊🏘🧖🏻♂️。說明中國的減持是適度的🥺。
從長期看,美元仍呈趨勢性看跌。金融危機後,美國債務水平沒有壓縮反而進一步擴張👳🏽♂️,私人部門負債進一步轉入公共部門負債💅。持續不斷擴大的美國政府債務規模🧑🏿💼✳️,以及不斷抬升的預算赤字,只能靠大量印發美元來救急👨🏿🍳,這必然導致美元貶值,進而造成債權國持有美元資產的大幅縮水。當前美國政府負債總額已超過12萬億美元,接近美國GDP的90%。美國政府2010財年預算赤字將至少高達1.56萬億美元,約占美國GDP的10.6%📙,負債總額將提高至14.3萬億美元🐈⬛,再創戰後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出於維護外儲安全和保值增值的考慮,中國政府做出緩慢增持或者減持美債的政策,都是從中國自身經濟金融利益的角度出發的理性選擇,不必過分解讀。
事實上🙇🏽♂️,不斷增加的美元債務和赤字規模已引發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在此前景下🏯,世界投資者購買美債的熱情無疑被削弱。去年11月,印度小幅減持美債13億美元,12月😭,俄羅斯減持了96億美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美債的發行量較2008年增長4倍,而2009年以前,國外方面幾乎認購了100%的美債⛑🤹🏻♀️,但進入2009年以來🐴,這支主力軍僅占1/3不到。
目前十分尷尬的是🕣,世界投資者幾乎都陷入了被美元“綁架”的困境。雖然大家都質疑美元和美元資產的價值👨🏿,但從海外金融市場的品種來看,目前尚未有一種貨幣能夠取代美元的地位⛑,美國國債仍然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渠道。從近期看,當前我國減持美國國債並不意味著放棄投資美元資產。這是因為,如果中國在短時間大規模或持續性出售美國國債🥫,必然會對現持有的大量美元資產產生不利影響。從長期來看,中國外匯儲備結構需要進一步加以優化🛀🏼,需要逐步減少美元資產,實現外匯資產的多元化🏄🏽,但這是一個長期和漸進的過程。
總之↪️,減持也好,外儲多元化投資也罷𓀘🕵🏽♂️,都只是擺脫美元貶值困境的“治標”手段🙅🏿♂️,真正的化解之道🎄🪿,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的內外部失衡。這需要我們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爭取實現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避免外匯儲備大量增加。同時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減少中國對美元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中的美元比例💆🏽♂️,從而緩解經濟的外部失衡壓力。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2010年02月23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