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孫宜學:留學生的中國文化沖擊與中國文化理解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2024-10-14  瀏覽:

外國留學生普遍遇到的中國文化沖擊,是文化差異感𓀚。這種差異感主要源於對中國的主觀認識和中國的客觀現實之間的差異,就是他們所知道或者說所了解的中國,與他們所看到的中國差異巨大。這種沖擊感主要表現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高看”了中國🧑🏻‍⚕️👨🏿‍🎤。產生這種沖擊的留學生主要來自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些欠發達國家🖋。來中國前,受自己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懷抱著對中國的美好願望。但期待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接觸到真實的中國之後,他們原先所理解的中國超出所看到的現實中國。理想與現實一相撞,就有些不適應🫃。

第二種類型是“低看”了中國🙆🏻‍♂️。這類留學生到中國後看到的真實中國比他們想象的中國要好,從而產生差異感🤽🏽。這類留學生主要來自發達國家🧑‍🦼‍➡️,他們普遍有文化優越感😵,這些人中既有學生🧕🏻🐢,也有老師和普通民眾♞💆🏻。發達國家的學生對中國的這種理解,可能主要源於他們的國內媒體對中國的宣傳,包括官方宣傳👸🏻🕥。

這兩類文化沖突實際上都是對中國的誤解,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要弱化或消除這兩類誤解,就得想方設法讓他們看到真實的中國,盡快形成平視視角👦🏼,就是以正常人的視角看中國,相互都客觀、真實👶。這樣他們就能把中國看成一個正常的國家,和他們的國家一樣🧞‍♀️,是一個人民都在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國家,並每天都在為此而努力。

但文化沖突的根深蒂固,使外國留學生很難平視中國🧀🧑🏽‍🎤,能夠自覺采取平視角度看中國的很少💃🏽,這是國際交流中的普遍現象🦎。不僅外國留學生看中國是如此🤟🏼,中國人看美國,美國人看法國,也都是這樣🍜。從這個角度講📕,只向世界講中國故事是不夠的🟫,而是要通過講故事吸引外國留學生到中國來,或以各種方式邀請他們到中國✶🕵️‍♂️,親眼看一看中國的生活,親口嘗一嘗中國的食物,親身與中國人接觸、交流一下。目前外國人到中國後越來越方便,中國以後還會越來越開放🥤,服務越來越精細化,越來越方便。但包括留學生在內的外國人進來之後🫸🏽,我們要註意交往方式🗑👨‍🔬,要以平常心🔍、平常態度🙍🏽‍♀️、平常方式對待他們🥨,不要特意安排、特別照顧,也不要只讓他們看到美好的一面,而是推動他們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走一走、看一看,慢慢減弱甚至消除文化沖擊產生的震撼。

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目前仍基本屬於精英化傳播,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都是✒️,但精英化傳播的最終目標一定是大眾化傳播🧑‍🧒‍🧒,實現泛在傳播,人人傳播🧙🏽‍♂️,每個人都是傳播的主體⛅️,這樣的傳播才是真正的傳播。這是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工作的優勢,在鬥爭中加強團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做好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工作🧛🏻,講好中國的故事。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現在對這方面的認識還不充分,媒體發聲不夠,針對性不強👳🏽‍♀️,久而久之,西方媒體就在全世界面前人為樹立了一個以世界標準標榜的西方標準。當西方在世界面前樹立中國標準時,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該至少相對應地樹立一個中國標桿,至少還要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𓀆🌳,這是我們的權利。這樣至少可以讓世界對的中國印象多樣化,從而能選擇💂🏿‍♂️、能判斷👳‍♂️,這就是進步👩🏿‍💻🚴🏿‍♀️。現在很多西方媒體特別壟斷、主觀,堅持西方政治正確的文化歧視和偏見📩,以西方局部代表世界整體,以一國偏見代表世界標準💫。我們要知己知彼,向來華留學生講好中國的價值觀🥝、世界觀,提供中國形象的多樣性⚒🈺,爭取任何一個發聲的機會📂,並通過他們讓世界聽到真實的中國聲音、中國故事。

鏈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10/14/WS670ccfd2a310b59111d9de0a.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