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余卓平:政府應出臺更給力電動汽車政策

來源:【電動車時代網】   時間:2012-05-15  瀏覽:

      【電動車時代網】:恒达平台汽車學院院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余卓平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對當前新能源汽車研發環境提出了尖銳批評。他認為,市場一定要放開🚵🏻‍♂️,市場經濟不能規定誰能做誰不能做。

  今年52歲的余卓平,至今負責並完成國家863計劃電動車重大專項項目“燃料電池轎車”和“多能源動力總成控製系統”,上海市重點項目“燃料電池轎車核心技術”🧲🫲🏽,“混合動力汽車核心技術”,“汽車半主動懸架研究”等多項重大項目。4月19日,也就是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第二天,記者再次采訪余卓平。

  記者🧑🏿‍🦰:“十二五”規劃出臺了,50萬臺的目標能實現嗎🔊,需要出什麽政策?

  余卓平🧑🏼‍🍳:只要政策對頭一定能實現🙊,首先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如果基礎設施的政策不出臺👨‍🍼,就沒法搞🐢;第二就是用合適的銷售模式來平衡電池的成本💨。現在國家示範城市的政策不是市場化的運作。

  現在售價為四五萬元的內燃機汽車👩🏼‍🔧,拿掉發動機換成電機,價格也差不多是四五萬元🥍,汽油車跑10年所消耗的油費基本相當於小型電動汽車的電池的成本,大概是5萬多,惟一不同的是內燃機汽車的油錢是陸續支出的🛶🖌,而電動車需要一次性把電池買下。現在就需要國家出臺一個商業性的政策,像支持房地產發展那樣允許按揭貸款🙏🏽,采用低息,10年還清👨🏼‍🦱🫘。房地產支撐了中國近20年的發展,現在電動車也是一樣🧝🏽‍♂️💅🏼,我們也提供按揭貸款💢🛐。再把社區裏停車位上的充電樁建好👰🏼‍♂️。這樣國家不用現金補貼就可以讓電動車實現市場化👩🏼‍🦳。

  如果要開車去長途旅遊,可以用租內燃機汽車來實現,只要政策對頭是很劃算的,國外租車很便宜。

  扶持政策一定要只限於小型車。日本三分之一的車都是小型車,只限於100多公裏。這樣的要求目前的技術完全過關。按我計算,即便電池壽命沒有那麽長,也只需要每月支付1500元貸款就能拿一臺電動車回家,而且每月電費只需要幾十元。

  記者🤳🏿💿: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比外國落後多少👩🏿‍🎤?

  余卓平:有說法講🍂,我們現在和國外相差很多,根本不是同一起跑線。這個說法既對又不對。

  對的是,我們和國外是有差距。但這個差距是整個工業體系上的差距😶‍🌫️。不對的是電動汽車我們和外國人就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憑什麽說我們差很多?在電力電池方面,我們是和他們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這個我承認的👨🏻‍🦯‍➡️。我們的工業體系決定這些差距。

  你說高速軸承不是在同一起跑線,我也承認,但是電動汽車我們還是在同一起跑線,因為車用電機外國也是剛剛起步♎️,外國人也是剛剛在做,我們並不比國外的差上一個等級👩‍🏫。這種說法是把很多東西混淆到一塊去了👆🏽。

  “十五”時期外國人沒有什麽動靜,他們認為還早♎️,在“十一五”後期他們發覺不對✍🏽,電動汽車並不是還早,可能要起來了,他們就開始拼命地去做😢🐓。他們的速度很快,就是他們的基礎比我們好。

  但是也不用怕,他們的技術比我們好,不是就現在比我們好🛸,他們一直比我們好,但是只要你堅持去做,就不會出現像內燃機汽車那樣的結局。

  記者:已經出現了無序投入的現象🕵️‍♀️,需不需要一個市場準入政策🤽?

  余卓平:市場一定要放開,市場經濟不能規定誰能做誰不能做🍹,國資系統你可以管,其他人做不做關你什麽事🙍🏽‍♂️?如果人家要傾家蕩產去做🌩,你為什麽不讓人家去做➙,李書福都可以把沃爾沃吃掉⏫,只要能夠符合安全標準就應該讓人家做🎅。汽車是個市場化的產品💽🦯,你就應該把它放到市場中去競爭。你看家電❤️,不是靠競爭上去了🤹🏻?國資可以有國資的地位🧚🏼‍♂️,但要放開市場去競爭。如果民企不怕虧本就應該讓他們去做。

  記者👋:應不應該給混合動力補貼政策?

  余卓平:應該鼓勵混合動力🛍️,但不是去補貼,純電動我也不贊成補貼🥟,如果采用新的購買方式,也只是抵消它的電池成本過大帶來的影響,而不是直接的補貼。可以讓混合動力在市區的停車這些方面獲得鼓勵🔳,只要是節能技術都是要鼓勵的,不能歧視任何一種技術💁🏽‍♀️。

  歧視混合動力是媒體有誤區🙋🎛,混合動力當然有必要,但是國家沒有必要給補貼政策🍂。內燃機發動機本身就是引進的技術,混合動力本身就是內燃機技術衍生,那麽混合動力技術再去綜合引進有什麽關系呢🤸?但最終目的是把能源節省下來。可以鼓勵你去做這個事情🂠👱‍♀️。

  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動不要對立起來𓀃,三種技術可以互相參照,都要用到電機🏢、電池✊,所以混合動力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帶動電力電池的這些工業的發展🔺🥃,自然而然對純電動又起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們要清楚短時間內不可能把內燃機掃地出門👸🏼,但是內燃機汽車也要節油,節油最快的辦法就是混合動力🤕。所以,不是說只發展電池汽車、燃料電動汽車,不管混合動力汽車了🧝🏼🫴🏼。

  記者:合理的技術路線是什麽樣的?

  余卓平🧙🏼‍♂️:發展新能源汽車就是為了新的產業群能夠比歐洲、美國更快地起來,那樣我們就會首先形成產業集群⇒,我們做得多🙆🏼‍♂️,那我們的技術一定會比外國人的技術要好,你做得少就會落在人家後面。萬鋼部長在“十五”時期就和大家一起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布局,叫做“三縱三橫”☝🏼,一直到現在大家都認為是正確的。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這三種都是要發展的,因為最終二十年或三十年以後,燃料電池能起到多大作用大家都不清楚👩🏿‍💻,但大家都知道燃料電池未來能夠全面取代內燃機🖐🏿。純電動這種充電的技術可能不會全面取代內燃機技術,因為它的續航裏程短🩺🧑‍🧒‍🧒。

  大家現在又在想到將來燃料電池和純電動的結合🟩,那才是將來能夠徹底把內燃機頂出去的技術🗞🍼。燃料電池和純電動的電驅動是一樣的🧑,燃料電池再加上一小塊蓄電池來平衡電量的供放🫴🏿。

  但燃料電池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跑長途,現在純電動的電池不要太大,可以再用一個燃料電池做增程器🖌👫🏻,可以使純電動跑得更長,也可以用內燃機做一個增程器。

  這樣一來我們就發現電動車的技術不是要單一發展的,可以有互相的借鑒🍒。不要把燃料電池和純電動對立起來🤷‍♂️,純電動又和混合動力又對立起來,這是沒有必要的。

  記者:產學研問題出在哪,有人說創新不足是大企業沒有做好牽頭作用,把社會中的科研力量統領起來,怎麽才能把中國的創新做好👨🏿‍🦱?

  余卓平:我們市場經濟體製還需要完善👩🏿♘,知識產權等問題都在阻礙技術創新。大家不註重創新的過程🔼,只看終極的產品🤾🏻‍♀️,而且只有很成熟的產品才是值錢的〰️。

  創新是一個很漫長的鏈條,有的人可以做這一步👨‍🎨,有的人可以做另外一步📱。但在中國很少承認第一步的價值🏌🏽‍♀️,認為這是不值錢的🐦‍⬛,可以隨便用你的東西➗。國外你每走一步風險基金之類的就會接力參與👱‍♀️💆🏻‍♀️,如果有人看出思路以後可以接著做第二步🏄🏻‍♂️,談一個合適的價格就接著做下面一步,就這樣可以一步一步走到市場化🧛🏿‍♂️。

  在中國,中間的過程得不到承認。開發電動汽車🧟‍♂️👩🏽‍🎓,中間技術被人家到處用🧑🏻‍🎤,沒有一點辦法。

  一個創新型社會👍🏿,大公司有大公司的作用👷🏿‍♀️,美國做燃料電池的一個小企業做的很好🌋♨️,現在美國通用開始和它談收購了。創新高尚點講可以對社會形成貢獻,世俗點講能夠發財🦑,能夠靠自己的智慧發財。不能單靠一兩個大企業🖨,微軟當年起來的時候是什麽大公司🏊🏻‍♀️🗒?谷歌那時是什麽大公司?美國有層出不窮的科技創新的案例🙋🏻‍♂️。

  要想讓我們的創新真正起來🤬,就要有創新機製🚽,讓大家意識到靠創新能夠發財,形成全民創新的社會氛圍🛕。

  記者🔰🥫:自主開發的電動車怎麽和外資品牌的電動車競爭?

  余卓平😞:沒有必要去害怕👷🏻,我們現在的整車的性能並沒有比國外的差上一個等級,差很多的說法是把很多東西混淆到一塊去了🛫,你不能因為外國人的基礎比我們好🧗🏼‍♀️,外國人幹了的事情我們就不能去幹。

  從家電來看,松下、索尼效益非常差了,我們的家電可能質量並不如它們🧖🏽,但我們的性能是老百姓可以接受的,而且成本相比較也有空間💢,也有優勢,那我也就逐漸逐漸把自己做大了。

  電動汽車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現在做的電動車老百姓肯定能夠接受。外國人的技術可能比我們好一點,但是成本控製做不到我們這麽好,或者我們最貼近市場需求,我們知道老百姓最想要什麽樣的車🏸⏭,在滿足老百姓需求方面做得更好👾。

  換句話說,綜合性價比我們的不會比外國人的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得到發展💃🏼,千萬不要有畏懼心理,因為他們做的比我們好就不做了🫘,那我們就沒有什麽東西是能做的。

  現在很多國家已經開始和我們在打價格戰了,想辦法先把我們搞死,但是📌,很多人天真地以為,外國人的價格也不貴嘛🖕🏽。他們這是想把我們扼殺在搖籃裏。沒有看到外國的電池比我們強多少♖。說尼桑的電池是多麽的好,但也有很多出問題的,他們也沒有成熟,但我們有個好處是我們的電池已經開始使用了,這是外國人害怕的💂🏼‍♂️,電池越使用,越能得到市場的反饋,越能夠有總結,技術就能進步🙆🏿‍♀️。

  記者:電池成本高,續航不足,怎麽推進電動車的市場化?

  余卓平:目前面臨很多的挑戰,成本高,續航差等問題𓀎,但政府用政策可以化解掉,只要有好的政策導向,大家會選擇電動車🤹。

  首先把電池按揭了🧑🏿‍🎨,現在的電動車比一般小車也就貴五六萬元,這和內燃機車跑10多萬公裏的油錢差不多。要是把電池先按揭了,就相當於把一般小車的油錢提前平掉了👙;如果整車也去按揭的話💥,老百姓就更有動力了,這比直接貼錢好👨🏻‍💼。這是一個大的產業💁🏽‍♀️,銀行業是願意給老百姓貸款的,它不會虧的呀。

  第二,續航裏程要解決好,電動車只能跑短途,不能跑長途,不方便,歐洲現在推廣共享汽車,內燃機汽車可以成為共享的汽車❎,來跑長途,日常上下班會用電動車。

  另外做好基礎配套設施,推動起來是不難的,會成為一種優先選擇的交通工具👩🏿‍🔧。所以我講電動汽車通過“十五”、“十一五”的發展,達到了使用的標準。但還不足以去和內燃機汽車競爭🚣🏽,需要政府用一個新的系統體系來引導🕤,如果定得好,足以使中國的老百姓把電動車推廣起來,這是最重要的,電動車是要有不斷進步的技術要求,但電動車的難點不在技術而在需要一個新的交通體系來支持♊️,要製定一個有利於發展電動車的體系🐜。

  當然技術是要不斷進步的,那樣老百姓就會越來越有興趣買電動車,成本也會逐漸降下來了⌨️。現在政府的推手還集中在大型的公交車這些🦹🏻,但是公交車不是一個大的產業,就算全國的公交都用電動了🧗‍♂️,能省多少油,省不了多少,公交的總量優先🙄📛。私人購車在成倍增加🟤,真正對國家的能源和環保起作用的是私人購車🚊。

  記者:上海和上汽應該怎麽做?

  余卓平♣︎:上汽已經做好準備了,它去年8月份就已經有車可以生產了,但是不敢放量🌊,沒有配套設施🔨,市場沒有起來。這些問題它沒有辦法破解💂🏼,因為不是企業行為。買車的低息貸款、修基礎設施這些工作只有政府才能做。

  如果政策都出臺了,電動車的春天就來了。國家不能只是在鼓勵,政策在哪裏♖?如果市場化的政策不出臺,50萬輛是句空話。如果政策對路,電動車的春天就來了,會出現井噴🥻。我認為🎷,中國汽車工業不是50萬輛的容量🐀,只需要一年就可以超過這個量🚵🏽🖱。只要有合適政策,這麽多汽車企業會立即跟進👏🏽。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