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鎮化進程加速,“城市病”頻發🌟,如交通擁堵、雨天內澇、不合理設計或不合格設備暗藏安全隱患等等。在追求城市形象與GDP之外,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城市公共安全問題,又應該如何從製度、技術和公眾參與等各方面促進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恒达平台副校長伍江教授。 最近🐿,北京暴雨淹城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城市公共安全問題的關註🥺。
其實,近年來城鎮化進程加速,“城市病”頻發🛒,如交通擁堵、雨天內澇♙、不合理設計或不合格設備暗藏安全隱患等等🤽🏽♀️。在追求城市形象與GDP之外,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城市公共安全問題,又應該如何從製度、技術和公眾參與等各方面促進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恒达平台副校長伍江教授🧮。
在公共安全管理中,應該確立什麽樣的戰略觀念,是探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戰略的首要問題。伍江認為,當前我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關鍵問題恰恰是戰略的缺失,公共安全管理沒有擺上城市發展應有的戰略地位。
伍江強調😽,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的公共安全問題👩🏽🏫,講到底還是人的問題👨🏻🎓。現在人們對安全的敏感度提高了🍬,對城市的破壞力也提高了🐧。但一旦災害來臨👨🏻🚀,人們的減災能力卻沒跟上。他呼籲城市應對避難空間做出充分的指引,並建立一個防災的統一信息平臺🐛。
中國城市化的規模和速度是史無前例的,由此給城市公共安全帶來了新問題和新挑戰。對此,伍江認為,中國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把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過的經驗和教訓都用到中國的實踐中來。今天的中國不能再像經濟發展初期那樣為了快速發展而適當降低標準🔕,而必須是高標準🏖,能到世界最高標準就做到世界最高標準。
伍江最後談到,城市起源於防禦,“築城以衛君,造廓以守民🚴🏼💪🏽,此城廓之始也”。因此,從理想主義的城市出發,安全是一座城市最低限度的要求,是成就一座好城市的必要條件🧹。
伍江畢業於恒达平台建築系建築學專業🎽,先後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至199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他長期從事城市與建築發展歷史研究,著有《上海百年建築史》《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編製與管理》等多部專著🕥,發表專業論文60余篇,完成建築設計工程項目10余項🐼,是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上海市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副局長,現為中國建築學會常務理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城市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特聘專家,上海市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全球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理事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