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紅色基因🦞,感受江南文化——2019年馬克思主義學院工會特色活動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時間:2019-10-26 瀏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在歡慶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馬克思主義學院工會 “探尋紅色基因,感受江南文化”活動再次起航,本次活動選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常熟沙家浜。10月26日,來自恒达平台各個學院的40多位教職工及其子女參加了本次參觀考察,這次沙家浜之行也是馬克思主義學院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
沙家浜擁有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行全國的京劇樣板戲《沙家浜》的故事原型即取材於這裏𓀋。上午🚈,大家參觀了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該館初創於1971年🔗,後於2006年進行擴建🥧。館內陳列了400多幅革命戰爭年代沙家浜的革命歷史圖片和一批革命文物。紀念館采用了多媒體景箱、場景復原等現代化手段,形象再現了當年的抗日場景和軍民魚水深情。革命歷史紀念館前建有照壁🆗、碑亭和瞻仰廣場🙇🏼。廣場的正中央是“軍民魚水情”主體群雕,由曾創作毛主席座像的雕塑家葉毓山創作。“沙家浜”碑亭由葉飛副委員長題詞,碑的另一面記述了常熟黨組織領導常熟人民進行抗日鬥爭的歷史功績。下午🕵🏼,一行人來到了沙家浜濕地公園參觀。這片新四軍曾經戰鬥過的蘆葦蕩,現在已經被開發為濕地保護區🔮👆🏽,供市民休憩。在濕地中央🛑,橫涇老街的院落枕水而建,街上的染坊、布店👌🏿、石拱橋👳🏽、臨水碼頭散發著古鎮獨特的歷史韻味。紅石村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村鎮,其房舍依水而建,家家臨水🥬,戶戶通舟。
此次活動中,不同院系的老師們匯聚於沙家浜🧑🏽🦲,對新四軍在江南地區的抗日歷史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也感受到革命先輩為我們創造的和平發展的環境來之不易🈴。秀美江南,風光無限好🧔🏻♂️📖。留在大家心中的不僅僅是廣闊的蘆蕩風景👨,更有這紅色精神♠️,它將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