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2002級數學系女生李某家境貧寒,父母務農👮🏿👯,爺爺患白內障,生活不能自理,還有一個正讀高中的弟弟。進入大學後,她看到班上還有比自己生活更困難的同學,就放棄了補助申請🙅🏿♂️,每月靠一筆不多的國家助學貸款艱難地維持著生活。以去年10月為例🏊🏻♀️,她一個月在食堂共就餐88次,令人難以置信地只消費了51.9元。盡管這樣👷🏽♀️,自尊的李某從來沒有向別人透露過自己的窘境。
但李某的消費明細狀況🌪,中國科大學生處從去年6月就註意到了。原來,學校通過最新的網絡技術,實現了“校園一卡通”。“一卡通”系統不僅可以替代以往各種證件,實現考勤、圖書借閱🐾、醫院就診等功能的身份認證;還具有存款👩🏻✈️、消費功能🧏🏿♂️,外地學生可直接享受銀行異地存款🚵🏿♀️、通存通兌;再者,“一卡通”系統與學校的教學📤👨⚕️、科研🪁、學籍、獎貸、人事等各部門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對接👨🏼🚒,持卡人可以共享這些公用數據,查詢本人的學習成績、消費明細🤜,科研課題等信息,學校管理部門也可以結合管理信息、後勤信息和消費信息查詢等應用系統,對校內師生學習、工作、生活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掌握第一手資料🦇⛸。
中國科大學生處正是通過分析“校園一卡通”網絡系統上統計的李某的數據情況🎚,及時與她系聯系,確認了真實情況後,立即給予該生800元的臨時困難補助,並將李某補入學校救助的名單中。
中國科大學生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些貧困生對待救助的心態敏感復雜,不願意公開自己的經濟狀況🕶🙋🏼♀️,“偷偷”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影響了學習和身體健康🐅。貧困生登記也總會有遺漏🧢,通過網絡手段了解學生的消費狀況,可謂另辟蹊徑。學校在“偷偷”了解學生的準確情況後,采取“一對一”的辦法給予資助,不事聲張,也維護了學生不願公開自己經濟狀況的“隱私權”。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中國科大已通過這個辦法救助了約30位貧困學生🔎。
《中國青年報》200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