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當前基礎教育發展機遇與挑戰等問題答記者問

來源🤖:   時間:2003-03-03  瀏覽🤦🏿‍♂️:

2001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作出了《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進一步強調了要堅持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繪製了“十五”期間我國義務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藍圖,提出了促進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治本之策🧑🏻‍🌾,對全面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進行了部署。一年多來👩🏻‍🦯‍➡️,各地貫徹會議精神,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情況如何🏔,會議作出的有關重要決策落實貫徹得如何,我國當前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是什麽,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教育部有關方面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說,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之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和基礎教育領域廣大教育工作者🤗,全面紮實地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義務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加快🍀,管理體製改革、課程改革等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問🍼: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改革是這次會議作出的重大決策,請問,這項改革目前進展如何🧖🚣🏼?

答:國務院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根據我國農村義務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與時俱進👨🏻‍🏫,果斷地作出了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的重大戰略決策🪼,提出了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要全面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製。新的體製是推進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正在從根本上實現農村義務教育主要由農民承擔向主要由政府承擔的轉變、實現主要以鄉鎮為主管理向以縣為主管理的轉變🟡。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02年年底📗,全國分別有97%和93%的縣已將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管理和人事管理上收到縣🤷🏽。目前,以政府為主,確保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確保農村中小學正常運轉經費、確保農村中小學建設和危房改造等所需資金的經費籌措機製正在逐步建立😬,近年來,影響農村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一些突出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問: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是社會各界廣為關註的話題,請問各級政府如何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力度,特別是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拖欠問題的⚽️?

答:一是確保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取得積極進展。各地已普遍將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管理和人事管理上收到縣🔂⚠,由縣統一發放教職工工資。同時,從2001年起,中央財政每年安排50億元轉移支付資金,用於補助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等中西部困難地區發放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加大清欠工作的力度🛌🏻,使拖欠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的勢頭得到了遏製。2002年🏦,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做到當年不新欠教職工國標工資。

二是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成效顯著。2001年和2002年中央共投入30億元專項資金,由教育部🥿、國家計委、財政部共同實施了“全國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到2002年底,中央資金支持的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危房改造資金總量達120億元,改造D類危房(最危險的)面積3000萬平方米👨🏻‍🍳。全國中小學危房比率由改造前的9.6%下降至7.6%⏱,降低2個百分點。

三是“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進展順利。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十五”期間中央財政再安排50億元專項資金,加上地方配套資金🙎‍♂️,實施第二期“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截至2002年9月,已完成新建項目小學1102所、項目初中486所🪅;改擴建小學2357所🧎‍➡️、初中1330所;新建小學校舍68萬平方米⛹🏿‍♀️、初中校舍67萬平方米⏏️;改擴建小學校舍129萬平方米、初中校舍191萬平方米🍊;培訓小學、初中校長和教師6.7萬人次❤️;向360萬人次的貧困小學生和初中學生免費提供了教科書;購置小學和初中課桌凳50萬單人套🚻🦻🏻,購置小學和初中圖書215萬冊,購置小學和初中教學儀器設備價值2593萬元🤲🏻,配置小學和初中信息技術教育設備價值6285萬元。

四是半數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省份明確劃定了稅費改革專項資金用於教育的數額或比例。據了解🏟💿,2002年擴大試點的16個省份中,有半數省份明確劃定了稅費改革專項資金用於教育的數額或比例,陜西、湖南、湖北等省份劃定的比例大於60%😴。

經過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總量有了較大的增加。據統計👴🏿,2001年,我國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為2178.59億元,比1997年的1395.18億元增長56.15%📪,其中💕,預算內經費撥款為1379.4億元,比1997年的733.52億元增長88.05%🤾🏽。2001年全國小學💇‍♂️、初中生均預算內事業費支出比1997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小學💡、初中生均預算內事業費支出為645.28元、817.02元𓀝,分別比1997年增長93.31%👴🏼、38.15%。

問:多年來,教育部始終堅持治理農村中小學亂收費👱‍♀️,請問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後又有何新舉措?

答:在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同時👌🏻,各級政府采取切實措施🤸🏽‍♀️,堅決治理中小學亂收費。自2000年開始💈,經國務院批準🎪,教育部、國家計委🧏🏻‍♂️、財政部每年都下發專門通知🪰,要求各地嚴格收費審批程序,穩定收費標準✹🫅🏽,加強監督檢查,禁止一切亂收費現象。2001年,經國務院批準,三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在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試行“一費製”;同年5月👩‍🦽‍➡️,國家計委、財政部、教育部又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教育收費公示製度的通知》,規定對學校收費要實行公示製度,加強收費的透明度🍠。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以後💅🏻,各地把規範農村中小學收費行為♻,在貧困地區實行“一費製”作為貫徹會議精神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各地相繼出臺了一些有關政策♦︎。經過各級價格、財政、監察、教育等部門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中小學亂收費現象得到了遏製,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特別是“一費製”的試行,對規範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收費管理、減輕農民負擔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得到了貧困地區農民群眾💁🏻‍♂️、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擁護。

問: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貧困地區、弱勢群體的教育成為一個突出問題,請問教育部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關懷貧困地區和弱勢群體義務教育。一期和正在實施的二期“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有力地推動了貧困地區普及義務教育。2000年開始🧑‍💻,中央組織實施“東部地區學校對口支援西部貧困地區學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學校對口支援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貧困地區學校工程”⛔️,有力地推動了全社會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義務教育。

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學業🕣,各級人民政府認真完善並落實中小學助學金製度🫨⏪,采取減免雜費👂🏽、書本費、寄宿費等辦法減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負擔。2001年,中央財政將國家義務教育貧困學生助學金由原來的每年3000萬元增加到每年1億元🐭🦸🏿,重點資助西部地區家庭經濟困難中小學生🤛🏽。2001年秋季開始🛀🏽,中央財政每年安排2億元專款🧑🏻‍⚕️,開展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製度的試點工作,每年約有200多萬名中小學生受益。2002年中央財政又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新疆、雲南等13個邊境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邊境縣(邊境團場)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九五”期間👊🏽,中央財政投入資金,在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初步建設了一批寄宿製中小學校,2002年中央財政又安排了4億元專項資金,繼續用於少數民族地區寄宿製學校建設🦹🏻‍♂️。

針對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流入地區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製公辦中小學為主”,解決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製度,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的義務教育的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財政共投入特殊教育補助費達2.6億元🫦,地方投入在20億元以上🛐。目前🦸🏽,以專門的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以普通學校特教班和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為主體的特殊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問:幾年來,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取得哪些新進展,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如何?

答:在2000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2002年“普九”的人口覆蓋率進一步提高。據去年底統計,全國實現“兩基”縣(市⏬、區、旗)及縣級行政單位已達2598個🔀,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全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3%,比1997年增加了0.7個百分點🐚;初中毛入學率達到89.7%,比1997年增加了2.7個百分點🙍🏻‍♀️,全國初中在校學生數達到6687萬人,比1997年增加了1439萬人🧎🏻‍♀️,增幅達27%。在“積極進取、實事求是🏄‍♀️、分區規劃、分類指導”的原則指導下,我國不同地區的義務教育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發展。貧困地區“普九”攻堅步伐明顯加快;已經實現“普九”的地區,采取切實措施👰🏼‍♂️,推動“普九”鞏固提高工作;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義務教育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中小學德育工作繼續以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為重點,努力探索,積極創新☸️。根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進一步調整和改革小學和中學德育課程的設置,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已經開始在實驗區試驗。2002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各地普遍開始部署貫徹實施了有關工作👩🏿‍🏫。利用國家彩票公益金扶持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國家投入彩票公益金3億元扶持164個縣建設青少年活動場所🚿,此外返還彩票公益金3億元用於各地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場所建設。社會育人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正在形成。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進一步加強。

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工作進展順利,發展勢頭良好👨‍👦。2002年4月🎃,教育部召開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電視電話會,部署了省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會後,各地積極貫徹會議精神👊🏽,認真部署省級實驗區工作👨🏻‍⚖️,全國範圍內已有530個省級實驗區開始義務教育新課程的實驗,參加實驗的學生數達870余萬人,約占同年級學生總數的18-20%。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取得新進展,“校校通”工程實施順利🤙🏼。截至2002年底👩🏽‍✈️,全國中小學擁有計算機584萬臺👮,學生平均擁有計算機從1999年每121名學生1臺提高到每35名學生1臺;建成校園網26000多個▶️,比上年增加了1倍多。國家對中西部地區信息技術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已安排3.6億元用於貧困地區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今年還將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各地普遍加大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的力度,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內容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信息技術與其它課程的整合進一步加強🐢。

問: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教育部將如何進一步解決?

答:我國義務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發展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工作進展還不平衡,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短缺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扶持貧困家庭子女入學工作亟待加強。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視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的發展,加大義務教育階段扶貧助學工作的力度😥,積極資助貧困地區、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要加大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的工作力度✧,建立各級政府職責明確🧑🏼‍🍳、運行規範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建立各級政府按比例分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障機製,完善上級財政對經濟困難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轉移支付製度;要堅持教育創新,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積極、均衡🐞、協調和持續發展💼。

《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3日第1版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