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學府漫議:我們的學生是世界一流嗎🛂?

來源:   時間☣️:2003-06-22  瀏覽:

和世界一流大學比較,目前我國的名校在學術、經費、師資等方面與哈佛👩‍👧‍👧、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這些方面,很少有人自認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標準。不過,目前👌🏼,在國內流行這樣一種說法:至少我們招的學生是世界一流的📓。

那麽🍥,我們的學生果真已經是世界一流的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世界一流學生的標準。如果以應試能力作為一個主要標準的話💕,我們的學生是世界一流的🖇,這只要看看考托福✅、GRE的中國學生輕易地考出比英語為母語的學生還要高得多的分數就知道了♓️,更不用提在一系列的奧林匹克數學、物理、化學等競賽中,中國的學生如果不披金掛銀回來,倒真是很希罕。但是,世界一流的學生標準並不是僅僅以應試能力為主的🪮🧑🏻‍🍳。舉個例子,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曾在大學物理考試中考過倒數第一🔜✧。而偏偏這個考試倒數第一👩🏽‍🏭,在科學研究中登上了天體物理學的真正的第一🎙。小柴昌俊在得獎後說🧛:“我是以倒數第一的成績畢業的,但東京大學卻接受我當了講師🫵🏼、教授🤜🏻✹,我非常感謝東大的知遇之恩。”東大的知遇之恩得到了最好的回報👨‍✈️🪆,而更值得思索的是東大的用人機製。要是憑考試成績來錄用老師,小柴昌俊顯然是應該被排斥在高等學府大門之外的😍。理由很充足也很簡單,成績倒數第一的學生,是成不了什麽大氣候的。如此也就將埋沒一個頂級的科學家🕵🏼‍♂️。

因此,是否是世界一流的學生,並不僅僅取決於應試能力,而應該從以下幾個基本方面來衡量👩‍🍼:第一,是否對外部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反映出發現問題的能力;第二🔗,是否能夠在好奇心基礎上,實際動手探索其內在規律,解釋原因,提出對策,這反映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是否能夠掌握前人已建立的系統的基礎知識體系,這是學習能力🟦。相對來說,前兩種能力對於做出科學上的突破性的進展極為重要。目前根據各方面反饋的情況🤘🏼,國內學生比較出色的常常是第三種能力👹。具有這種能力可以對現有的知識體系做出必要的完善,卻不足以有創新性的發現。這種狀況,應該和目前的教育體系和指導思想有緊密的聯系。雖然對教育體系的改革已經喊了很多年🧑🏿‍💼,但是在高考的競爭壓力下(原來是上大學的競爭🧏🏻‍♀️,現在則是上名牌大學的競爭),目前的改革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學生們還是在也必須為高考而讀書。比較而言,國外的大學在錄取學生時,通常是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特別註重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在教育指導思想上,國內註重的是灌輸書本知識🎥,一切以書本所說為判斷正誤的標準,樂於引用學術權威的話為依據🙎🏻‍♂️🍻;國外則期待學生有自己獨到的觀察和見解,鼓勵挑戰權威。在這兩種不同的教育製度和指導思想下🧚🏽‍♀️,相應地產生具有不同能力傾向的學生也不足為怪了✊🏼。所以,一般來說🫁,國內的學生前兩種能力普遍相對較弱。但是,從歷史發展的經驗來說,這兩種能力對於科學和社會的發展極具重要性🤰🏼。我們必須記住,一個不能創新的民族將不能成為偉大的民族。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學生還不是世界一流的。

科學貴在創新和發現🚈,人才選用貴在不拘一格🤙。在以考試分數為指麾的教育環境下,是無論如何出不了大師級的科學家的。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我們的學生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尚不是世界一流🤛🏼。不可否認,我們的學生有成為世界一流的潛力,但要把這種潛力轉變為現實,必須進一步改進現有的教育體系和指導思想。

《中國教育報》2003年6月20日第3版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