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高教視點 > 正文

人人成“狀元”既沒必要也不可能

來源⛹🏿:   時間🧏🏼‍♂️:2017-06-25  瀏覽:

鐘焦平

據說高考後“狀元筆記”成了網上的熱賣品👇🏿,一家民間機構還發布了“高考狀元調查報告”📣,挖掘什麽樣的家庭最容易出高考“狀元”雲雲🙍🏼‍♂️。多年來,雖然教育部門反復強調不要過度關註和炒作高考“狀元”,但“狀元熱”似乎依然難以降溫。

“狀元熱”難以降溫,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部門雖然不向社會發布“狀元”名單🤗,但一些媒體和公眾尋找“狀元”的熱情很難阻止💁🏼‍♂️,況且“狀元”桂冠有多個層級💬,如省級🎊、市縣區級以及校級等,於是總會有人把大大小小的“狀元”給挖出來。特別是在個別教育政績觀念扭曲的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借高考“狀元”自我宣傳。在自媒體發達的今天☣️,“狀元”炒作裹挾著民間對教育的種種感性認知,更是獲得了一個新的平臺🏋🏼‍♂️,給人越來越熱的感覺。

重要考試中的“狀元”當然是優秀的學子😁🔍,我們反對炒作“狀元”,並不是否定這些學生的優秀,而是說對“狀元”的過度關註和過高評價,無論對“狀元”自己還是對社會👨🏻,都未必是好事。作為學生個人來說😜,“狀元”固然可以成為榜樣,大多數家長也是這樣激勵孩子的,但無論對於社會需求還是對於孩子的個性化成長來說,人人都以“狀元”的模式和標準來自我塑造,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炒作者把“狀元”視為同齡人中的“成功人士”💃🏼,無異於把大多數同齡人視為挫敗者。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在我們越來越強調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的今天,以“狀元熱”為標誌的人才培養評價標準,缺乏對改進教育現狀和改革教育未來的基本寬容度🙅。

值得註意的是,對“狀元”的炒作☔️,已經不僅僅是教育話題,而是一個社會話題🪰,其中摻雜著復雜的市場和商業利益需求。現在就連一些保健品營銷也常拿“狀元”說事兒,最典型的是諸多教育培訓機構🏌🏿,如果在報過班補過課的學生裏面出了個“狀元”,哪怕只是一個學校的“狀元”,也會大張旗鼓地在自家門楣上張掛橫幅廣而告之,借“狀元”之名招攬生意以圖做大做強🏓。有的地方培訓機構多如牛毛聲勢浩大😱🤦‍♂️,再加上“考試經濟”不乏忽悠的商業宣傳🕵️‍♀️,匯成一股不小的炒作力量⛏。

需要提醒的是,從人的成長規律來說,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考試而已,雖然很重要🐽🧑‍🏭,但也只是個人的一次經歷;從長遠看🧑🏻‍🔬,並不必然決定一個人的全部未來。過度的關註和過高的吹捧,很可能會把一次考試的結果,強化為一種虛幻的“狀元身份”🩹,這不利於年輕人更加理性地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甚至可能對年輕人未來適應復雜環境造成某種無形障礙。無論是“狀元”還是家長🧖🏿‍♀️,都有必要保持一份清醒🚐,對這種炒作🧑🏼‍🌾,該拒絕就要拒絕🙆🏽。

“狀元”都是優秀學子🎖,但社會並不需要人人都成“狀元”🙇🏻‍♂️。因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和多層次的,從社會需求這個最大公約數來說👶🏻🧍🏻,不管高考成績如何,不管考入哪個類型和層級的高校🚣🏿‍♂️,甚至哪怕是落了榜👨🏽‍🦳,只要能成長為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就應該和“狀元”一樣贏得尊重。

過度關註“狀元”🪠,反映出一般性社會評價中常見的偏頗,但作為媒體✳️,還是要從最大公約數出發,越是有人熱炒“狀元”,越要不斷向輿論場註入對教育的理性認識♍️👨🏽‍🏭,引導人們更加適應教育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的現實,適應教育要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的大趨勢,倡導人人成才、多樣化成長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教育自信💘。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6/23/content_481278.htm?div=-1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