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光子學與聲子學團隊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光學近場調控研究重要進展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10-12 瀏覽:
10月5日🧑🏼🦰🕣,我校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陳鴻教授團隊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郭誌偉、教授江海濤,與聲子學和熱能科學中心的博士生龍洋、教授任捷合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題為“Designing All-Electric Subwavelength Metasources for Near-Field Photonic Routings”的論文。該研究揭示了對稱性在光學近場調控中的重要作用🤸🏼🚵🏻♀️,為未來集成光學器件的研製提供了新思路。
對稱性是物理學中含義最深刻的概念之一🧪。該研究揭示了對稱性在近場光子學中的重要性。近場光子學因其從經典領域到量子領域的廣泛應用而備受關註,目前已經成為信息通信和能量傳輸的重要橋梁之一🙇。論文從理論和實驗上研究了基於時間反演(T)對稱🐎、宇稱-時間反演(PT)對稱、宇稱(P)對稱的近場光子路由調控(如圖1(a)所示)🌧。從對稱性出發🪷,可以設計一種僅由電壓源或電偶極子組成的光源(如圖1(b)所示),從而克服傳統光源需要磁偶極子的局限性☘️。論文中提出的基於對稱性的近場光子路由調控原理具有普適性,可應用於SPP(如圖1(c)所示)👱🏼♂️、光子晶體波導(如圖1(d)所示)🔇、介質波導等各種波導系統中🧾,為將來集成光學與光子學器件的研製提供了新機理⚆。
我校龍洋為該論文第一作者,郭誌偉和江海濤為共同通訊作者🧖♀️,任捷、孫勇和陳鴻對文章作出了重要貢獻。
該研究成果受到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超級博士後等項目資助。
文章鏈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5.15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