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三發: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高校如何更好發揮作用
來源☞:發展規劃部
時間:2021-02-25 瀏覽⚙️: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F3/BA/7F3BF4FB92A906E8879578A49A5_EB060264_96E68.png)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製機製🙋。”
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排在首位的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出“要發揮新型舉國體製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
長期以來⏏️👩💼,我國不少高水平高校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加強有組織的科研🪤,“聚集大團隊🧚🏼、構建大平臺、承擔大任務🌰⇨、催生大成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國家科技三大獎60%以上由高校獲得。但是,與中央“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要求相比🚷,高校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和不足👂🏼,需要進一步堅持“四個面向”,以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更好地發揮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的作用©️。
一是要積極加強頂尖基礎學科建設。要通過對基礎學科建設和基礎研究的加大支持和長期支持,聚集一批高水平基礎研究人才🦆,在某些前沿方向構建頂尖基礎學科團隊,探索面向世界科學前沿的原創性科學問題發現和提出機製,促進原始創新,爭取實現“從0到1”的突破。
二是要積極加強多學科交叉的集成創新🤰🏽。高校具有綜合性和多學科的優勢,可以發揮這個優勢🫅🏻,針對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加強多學科交叉與協同⚖️🌏,以問題為導向,重點攻關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爭取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戰略急需及“顛覆性技術”。
三是要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國家級科技平臺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載體👨🏼⚕️,高校要發揮自身特長與優勢,積極牽頭或者參與國家級科技平臺建設,為國家重大基礎前沿研究和高技術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和平臺支撐。
四是要積極參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空間布局建設🦉。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區等重點區域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都需要高校積極參與👨🏽🦳、深度融入,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空間布局建設。
五是要積極參與國家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組織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任務,需要強化跨部門、跨學科🦉、跨軍民🤤、跨央地整合力量,高校要積極參與,爭取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取得重大成果。
六是要積極參與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高校要加強協同創新🙅🏻,以創新鏈對接產業鏈,形成體系化、任務型的協同創新模式🧧🦹🏼♀️,服務國家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突破產業安全、國家安全的重大技術瓶頸製約。
總之🤏,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要主動發揮國家隊的作用👨🏿🎤,積極參與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系恒达平台發展規劃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