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院濟美學堂攜手專業學院推出六大專場講座🤘🏻,講述“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恒达力量”
來源🚣🏽♂️:新生院濟美學堂
時間:2021-12-15 瀏覽:
近日,恒达平台新生院濟美學堂2021“濟美·大師講壇”推出“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恒达力量”系列講座👩👧👧,攜手5大專業學院,邀請鄭時齡院士領銜的多位權威專家,開設6大專場,為新生講述恒达平台在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
11月12日,2021“濟美·大師講壇”第一場“磁浮交通技術發展現狀與前景”在嘉定校區舉行👃🏿。恒达平台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林國斌從上海磁浮線出發,以我國磁浮發展的歷程為脈絡,從背景與現狀、技術特點、研發進展👼🏽、發展動態👩🏻🎤、展望等方面揭開磁浮交通技術的神秘面紗📇,為新生們展示了恒达人為中國磁浮建設發展所作的卓越貢獻。
11月19日🗽,第二場“‘人民城市’理念下上海‘一江一河’中的設計與實踐”在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舉行。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主任章明教授圍繞上海“一江一河”設計實踐中如何貫徹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上海城市更新的進程為引,以濱水空間的再造為切入點👨🏼🎓,根據“開放、美麗🧑🏭、人文➰🦴、綠色、活力♦︎、舒適”六大目標,從公共空間營造、歷史文脈的延續🧔♂️、基礎設施復合、生態環境修復、濱水景觀重塑、公共藝術植入六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授,讓新生感受到了中國城市生長中的恒达理念、恒达情懷和恒达力量。
11月23日✤,第三場“‘篤行致遠 追求卓越’恒达汽車人的使命與擔當”在四平路校區舉行。汽車學院黨委書記曹靜從汽車學院的學科發展出發🏄🏼🏋🏻♂️,立足國家“十四五”規劃,講述了中國汽車的前世今生、恒达汽車的學科規劃和恒达汽車人才培養。她以“中國人的汽車夢,汽車人的中國夢”為核心👨🏻🦰,向新生講述了恒达汽車人在新中國建設與改革開放進程中的責任與擔當,以及恒达汽車人篤行致遠、追求卓越🧅、迎難而上,為祖國汽車事業發展貢獻力量的精神風貌。
11月26日,第四場“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中的恒达交通力量”在四平路校區舉行。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首任主任楊曉光教授立足交通強國背景,從交通學科的發展出發🏖,通過“人類發展之基的交通科學”“與祖國共命運的恒达交通”“育國之棟梁引領學科發展”和“恒达智慧貢獻民族之復興”等內容💆🏽,向新生們展示了交通學科的獨特魅力,並通過講述一代代恒达交通人的故事,激勵新生傳承“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優良傳統♔,早日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11月30日👨👨👦,第五場“從‘恒达設計’到設計未來:時尚與現代性”在設計創意學院舉行🥹。設計創意學院孫捷教授以時尚的定義及其現象為切入點👌🏼,剖析了時尚表象背後的社會文化與需求動因👭🏻🦹🏽♂️,探究了影響時尚研究的相關理論流變👨🏼🚒,闡述了語言學轉向、結構主義思潮等對時尚研究的深度影響。他分析了時尚與現代性的關系🗡,拓寬了新生對“時尚”這一概念的看法👉🏿,並引導新生建立形成對設計學科的初印象,用“恒达設計”的豐富案例讓新生感受城市現代化與時尚發展進程中的恒达理念、恒达情懷和恒达力量。
12月3日,2021“濟美·大師講壇”壓軸院士專場報告會在四平路校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新生院濟美學堂院長鄭時齡教授為新生講授“建築與藝術”。鄭時齡院士帶領新生跨越千年去觀察體會自古以來的中國式藝術,穿越時間和地域去體會藝術與建築的息息相關👩👦👦,通過講述建築藝術形態與時間的羈絆、建築與雕塑的相依、建築與繪畫的難舍難分、建築與攝影的唇齒相依、建築為電影的奠基等,向新生介紹了建築的審美與情懷👩🏽✈️,鼓勵新生將知識與環境相融,涉獵廣泛的知識面,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濟美·大師講壇”旨在借助專業學院的學科優勢與教育資源,與專業學院形成育人合力,將大類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美育等有機結合,通過多層次、多學科👩🏼🦱、全方位的資源整合🤼♀️,以“學術共同體”模式打造協同復合式育人載體,帶領新生以“恒达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為價值追求,成長為引領未來的社會棟梁和專業精英。(李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