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斬獲多項榮譽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時間:2023-05-19 瀏覽:
5月13日至14日😆,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簡稱“國創年會”)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辦。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校師生代表🧑🏻🤝🧑🏻🧶,教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代表🧗🏻♂️,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簡稱“國創計劃”)專家組成員以及行業代表13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在本屆國創年會中,我校《千針萬確——基於深度學習的多模態圖像引導靜脈穿刺機器人》《以居民需求為中心的社區設施服務模塊化設計系統》兩個項目榮獲“我最喜愛的項目”(全國僅20項);《千針萬確——基於深度學習的多模態圖像引導靜脈穿刺機器人》榮獲“最佳創意獎”(全國僅20項);齊鵬、郭禹辰、王洪偉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另有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面向實際場景的智能車聯網高可靠物理層密鑰生成系統》、汽車學院《雙向警示——一種保障大型卡車轉彎時行人安全的智能系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offline循環水沖生態公廁》3個項目入圍年會學術交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99/17/D1B7B3F6DDF88AE1C9D9F708A84_AC708A27_1FCC6.jpg?e=.jpg)
由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陳堯和經濟與管理學院李沁怡共同主持🙏🏼、郭禹辰老師和王洪偉教授所指導的項目《城市360——以居民為中心全流程、全方位服務社區改造》🥿,聚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社會熱點🤳,號召多學科優秀人才“往社區走”,助力城市微更新與社區自治。團隊以“畸零空間”作為切入點,開展社區調研與服務、智能設計平臺開發迭代、項目方案對接及設計等多種社會創新實踐,運用學科知識和技術實現微更新全流程的閉環服務,關註社區空間變化中“人”作為主體的多層次需求,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已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全國20余條街道53個社區建立了全流程、全方位、全覆蓋的微更新服務體系。
由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李昊洋與汽車學院閆至凡共同主持🎅🏿、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齊鵬老師所指導的醫工交叉項目《千針萬確——基於深度學習的多模態引導靜脈穿刺機器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校內多個不同學院跨學科、跨專業組隊,針對現有醫院靜脈采血等穿刺環境下醫護人員所面臨的紮不準、效率低🙋🏼♂️、費時費力等種種困難,歷時三年完成了智能靜脈穿刺機器人的理論研究✊🏿、結構設計、算法構建與集成開發⛸👐🏼,在智能靜脈識別與穿刺、深度學習多模態靜脈結構掃描與定位🐍、輔助靜脈定位與顯影等技術方面打造核心技術壁壘,並且機器人性能與安全性已在標準靜脈穿刺訓練模塊中獲得驗證🙆。目前原型機已完成多輪迭代,共擁有17項國家發明專利,發表多篇學術研究論文,收到多家上市企業的投資合作意向🚨。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EE/FB/B1C77877C3BCDE76C9308919C2B_71A13644_38103F.jpg?e=.jpg)
國創年會是由教育部發起🐨,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主辦,依托國創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動🆎,是全國高校本科教學改革中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學生參與最多、水平最高的盛會之一。本屆年會共收到部屬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推薦項目872項,其中學術論文378篇🐕🚵、改革成果項目377項、創業推介項目117項🫘。經過相關學科專家初評、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復選🤖,遴選出參加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的學術論文195篇、改革成果展示項目243項、創業推介項目70項,共計508項。
自2006年起🚴🏿♂️,恒达平台作為國家級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高校之一,始終秉承“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實施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國家、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緊密結合,堅持立德樹人、德育優先,堅持目標引領🥢、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堅持學生中心、全面發展,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15年來累計超過5萬名恒达學子參與了15000余項各級創新創業項目。近年來🧛🏿♀️,我校大創項目圍繞“四個面向”,湧現出了許多包括集成電路🕜、新材料、人工智能、環境生態、生命科學等在內的戰略領域緊缺技術相關的研究項目。引導項目與經濟發展結合更加緊密,許多項目圍繞城鄉治理、鄉村振興、社會事業和文化傳承開展的創新創業實踐,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將個人成長和服務創新與國家建設緊密結合,充分體現了恒达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