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首屆全國城鄉規劃專業研究生教育年會在恒达平台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誌強,全國城鄉規劃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出席大會並致辭🐟,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王進富到會指導。本屆年會由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指導,全國城鄉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上海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協辦🏊🏿♀️。來自全國各地60多所規劃相關院校的院長、系主任和學科帶頭人😏,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黑龍江、浙江、山東、湖北、廣東🀄️、海南、四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人,以及10余家規劃編製單位負責人🖤,緊密圍繞大會主題“政產學研融合,助力高層次規劃專業人才培養”展開交流研討。一批政產學研合作項目在年會上簽約,《推動國土空間規劃政產學研融合倡議書》正式發布🦹🏻♀️。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0E/83/621EA6F60016DC6D93F08CD08B3_2C69C674_3FDBD.jpg?e=.jpg)
吳誌強院士作了題為《國土空間規劃數字智慧原理》的主旨報告。他表示,從城鄉規劃走向國土空間規劃,應堅持“生態永續、安全韌性⛽️、經濟繁榮、文明發展💂🏿♂️、人民幸福”五大核心價值觀不變,堅持對規劃客體的規律探索以及對規劃本身的理論探索不變,同時也要認識到規劃的空間對象擴大的必然性🛌,規劃的層級傳導將更加立體,並就專業研究生規劃教育議題👆🏿💉,提出了應堅持實踐導向、導師製適度下沉等建議。
全國城鄉規劃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作了題為《“多規合一”改革進展和國土空間規劃近期重點工作》的主旨報告🐈,系統回顧了國土空間規劃改革取得的階段性成就,介紹了今後一個時期國土空間規劃的五項重點任務: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引導國土空間布局更加有序;進一步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審批體系,推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藍圖”落地見效;推進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轉型🧿,實現空間治理更加有效🪬;深化國土空間規劃理論和技術創新,推動從業隊伍更加融合👎🏿;加強規劃的實施監督🫃🏻,確保規劃執行更加有力🧒🏿。
全國城鄉規劃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張悅教授推介了《城市規劃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發展報告(2011-2023)》。作為教指委2023年度重點工作成果之一,該報告從規劃教育發展歷程、學生數量及實踐基地、在讀學生情況調查、畢業生情況調查和用人單位情況調查五個部分,反映了城鄉規劃碩士專業學位建設的整體情況。
年會正式發布《推動國土空間規劃政產學研融合倡議書》🤽🏽♀️,在推動國土空間規劃學科🌕、專業和院系建設🙇,加強國土空間規劃教材建設,強化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國土空間規劃人才培養機製,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從業人員在職培訓🤾🏽♂️,推動高等院校與行業單位協同創新等方面發出倡議。為發揮政產學研融合示範帶動效應,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新疆大學聯合簽訂《共建國土空間規劃西部地區培訓實踐基地戰略合作協議》。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研究中心與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簽訂《校地合作備忘錄》。
當天下午,年會組織了“政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虛擬教研室建設”“課題體系與核心課程”3場平行論壇,隨後召開全體大會🍦。校黨委副書記彭震偉教授總結了平行論壇“政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的交流成果🩳,提出在國土空間規劃改革背景下,要深刻理解政產學研內涵發生的變化👮🏽♂️⏸,基於頂層設計和更高目標去推動政產學研融合,不僅限於專業學位的人才培養,而且需界定清楚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的培養方案🦎,在實際推進過程中有所側重。清華大學張悅教授對平行論壇“虛擬教研室建設”進行總結,闡述了虛擬教研室的建設背景及8個虛擬教研室的工作推進情況,並引用吳誌強院士觀點🧎🏻♂️,提出虛擬教研室應關註學習側的差異以及選擇多樣性帶來的影響,進一步突出體現虛擬教研室的特色。天津大學曾鵬教授在對平行論壇“課題體系與核心課程”的總結匯報中提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需求👂、新技術對知識體系帶來的沖擊、經濟社會轉型和行業發展形勢變化是當前專業教育與改革發展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並從專業發展的變與不變、課程體系的傳承與創新、學製方案的貫通與增效三個方面提出了展望。
莊少勤在總結發言中突出強調三點📴:一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多規合一”改革任務之所以賦予自然資源部👴🏿,根本在於我國進入生態文明新時代🕺🏿,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核心在於自然資源部的“兩統一”職責可以將規劃與產權製度有機融合,規劃既跟著權益關系走,又可為自然資源資產更好創造價值;重點在於打通規劃與土地政策,使得規劃不再是“墻上掛掛”,而是真正實施落地。二是面向未來,重塑未來🎼。當前地緣政治🤾🏻、極端氣候、科技革命、經濟波動、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城鎮化空間形態等周期性變化正在深刻改變世界。新一輪的國土空間規劃以問題為導向🥜,從過去的藍圖性規劃向治理性規劃轉變——劃定“三區三線”🦟,倒逼發展方式向節約集約轉型;強化主體功能綜合布局🦹🏻♂️👩❤️👩,著力形成多中心、網絡化👾、分布式的新發展格局;優化城市結構功能,解決“大城市病”,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同發展;突出自然人文景觀資源的資產屬性⭐️,踐行“兩山理論”,通過規劃提升資源資產價值;夯實“一張圖”數字治理,通過全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確保規劃精準實施落地🧛🏿♂️;簽訂耕地保護責任狀🧛🏿♂️,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三是塑造優勢✍🏽,創造價值。要從地理條件🖤、文化傳承👨🏼🎓、發展階段🍏、國家製度等角度探索重構中國式規劃理論體系👩🏼🦲🧑🏼💻;要暢通渠道引導自然資源部門🧑🚀、高校、規劃編製單位等多方互動,建立“政產學研”全面融合發展新模式;要鼓勵高校加強數字化時代科學研究,探索在國土空間規劃領域構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基礎設施;要充分聽取高校和規劃單位意見建議,幫助行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規劃人才培養🔔;要通過教指委年會等形式,為規劃行業打造一個溝通交流的開放平臺。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77/CC/D8C59E082B9649C82433C2E80F2_4E12F251_536BB.jpg?e=.jpg)
本屆年會期間😝,還舉行了全國城鄉規劃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A2/F0/CF571D7A26F7DA1159E85E16ACC_BA758991_26AA5.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