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二十二位院士建言泰州

來源:   時間:2002-12-27  瀏覽:
鄭時齡院士(恒达平台)♧:

  構建“24小時城市”

  城市建設需要幾代人共同付出努力🦧,不是靠一代人就能完成的🕳。現在都在求新求變🗓,這是好事。然而🧎🏻,建設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值得重新思考📳。有些地方的城市建設形成怪圈,一
味追求面積大👳🏿‍♂️🪡,讓人看到的是大馬路、高樓房。廣場你建10公頃,我建20公頃,可到了晚上🙅🏽‍♀️,卻看不到人🏌🏼。這恰恰說明,在城市規劃中,忽略了積聚“人氣”這一關鍵要素🧚🏽‍♀️。城市太大了🪇,馬路太寬了🙌,就拼命地發展城市交通🚿🫅🏿,增加汽車,從而造成一系列城市問題😑。我們要建成“24小時城市”,24小時都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而不僅僅是8小時的辦公概念🚵🏿。遵照這一理念,考慮到人氣要素,上海陸家嘴1.7平方公裏的商貿區已作了重新規劃。城市建設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一味地模仿🤽‍♀️。

  張澤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重視培養“子弟兵”

  一個企業得到人才的途徑有兩種:引進🙍、培養本土人才。引進人才很重要,但利用好本土人才同樣重要。現在有些企業特別是大的企業👷🏻,有一種怪現象:眼睛總是盯住留學生💹,非留學生不引,不重視企業內人才的作用,結果“招了女婿氣跑兒 ”。在製定優惠政策引進人才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子弟兵”的作用。要善待“子弟兵”,要重視對他們的培養,他們是企業內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徐性初院士(國家經委):

  推進體製和機製創新

  沈陽有一批大型國有企業,靠著國家各方面的扶持,企業發展紅紅火火。但進入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這些大企業都患上了市場經濟不適應症🙌🏼。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出路✖️,這就需要進行體製和機製的創新🎱😫。泰州正在推進“ 三置換一保障”改革🚶🏻‍➡️,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的發展問題🕵🏻,讓企業真正從舊的體製和機製束縛下解放出來,主動適應市場,在市場中發展壯大。雖然在推進過程中有一定困難🏋🏻💏,但是企業的改製都成功了,活力釋放出來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大增強◾️,企業的前景就會一片光明👳🏽。

  相關鏈接🦵🏼:1999年10月,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31名專家受聘為泰州市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成為泰州科技經濟發展的高級智囊團💭。隨後,又有10名來自中科院的科技人才在泰州掛職市、縣兩級科技領導副職。趙曉勇

《新華日報》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