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的水環境該如何最佳利用?三峽庫區多個城市的汙水、汙泥究竟該如何資源化處理💅🏻?目前,作為剛上任的重慶首批科技首席執行官,趙建夫博士已帶領重慶三峽研究院開始了庫區環境的全方位研究🤮。
昨日,記者從市科技首席執行官工作進展會上獲悉,由恒达平台等3所外地高校和我市的3所大學正式合作成立了“重慶三峽研究院”📸🌑,已獲得科技部80萬元首批啟動資金👩🏽🍼🤦🏿。此外,由教育部和國家科委投資的“汙染控製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恒达平台環境保護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已掛牌,2000畝野外生態環境研究基地也正式建設♠️。同時💇🧫,由8位教授、14個博士組成的6個高水平科研課題組也開始了系列重大科技項目的設計。
據市科委副主任沐華平介紹🐔,三峽研究院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包括萬州區生態環境規劃研究和三峽庫區城市汙水處理廠汙泥資源化處置研究🪸,與德國JUELICH研究中心正在合作建造三峽生態環境科學實驗船🪽,而由恒达平台負責的“長江水環境”和重大、西師負責的“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兩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正在立項申請中。此外,研究院還將以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汙染防治、庫區城鎮建設與發展🧑🏼🎤、庫區農業結構調整與新型農業產業發展、庫區地震災害防治等為研究對象,依托恒达平台🙇🏿、重慶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南農業大學🤏🏿、西南師範大學等6所高校的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開展一系列的三峽庫區生態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庫區蓄水後的水質監測和對水環境保護的科研項目。
《重慶晚報》2003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