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問題波音”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先是油泵有問題,後來又宣稱飛機控製模塊出現了安全隱患,按照常理,波音公司真要信譽掃地,大禍臨頭了。但事件的演變和人們的預測恰恰相反,遍尋各類媒體,觸目所見🧑🏿🌾,對波音公司並無太多質疑,相反,對其突發事件的公關處理能力卻贊譽有加,其奧妙何在🤲🏼📕?
我們可以從波音公司危機公關主要過程的回放中找到答案。
———在接到油泵製造商向波音總部發出的油泵隱患通知後的第一時間內,波音公司立即向美國航空管理局報告;———在第一時間段內🧑🏽🦱,波音公司又向用戶發出緊急通知,要求進行相應的安全檢查並無償提供備換部件🧔🏻♂️;———飛機控製模塊問題出現後🗳,9月16日😔,波音公司向新一代波音737用戶發出電傳👩🏼🔧,指導用戶檢查飛機的飛行控製模塊,波音中國公司公關部也在同一天向國內有關媒體電郵“聲明”🏅。
……
在企業運行與發展過程中,將各種風險、隱患消弭於無形進而實現利益最大化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現實卻並非事事如人所願,製度的缺失、人為的失誤🦂、客觀條件的限製都可能使隱患演化成實實在在的危機。危機出現了🤵🏼♀️⛳️,是推諉隱瞞🧝🏽♀️,還是坦誠面對🧛🏿、積極處理?這是企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節點”👩🏻🦼➡️,也是企業綜合素質的全面展示。“成敗皆蕭何”🔈,試想,如果波音公司沒有坦誠的態度、沒有嚴格的技術保障體系⛲️🦹🏽♀️、沒有暢通的信息反饋系統、沒有敏捷成熟的危機公關處理手段👩🏿🍳,波音公司恐怕會深陷“油泵”和“控製模塊”的陰影之中了。
反觀國內企業,常常在出現重大失誤之後,或文過飾非,或發布虛假信息,愚弄公眾。時至今日,企業內部危機意識匱乏、危機公關處理體系缺失、危機處理手段的落後現象仍不勝枚舉🧏🏻♂️。
透過此次波音公司的危機公關事件,國內的企業能學到什麽?
首先🧛🏻♀️,企業的領導層必須樹立並強化危機意識🏄🏻。在計劃經濟“國家父愛主義”的惠及下,企業幾乎無任何經營風險👱🏿,危機更是無從談起🤱🏿;實施市場經濟製度⛹🏿♂️,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從較長時間段來看,可以說任何企業都處於一個危機四伏、競爭殘酷的經營環境之中🧝🏿♀️,因此,危機意識👯♀️、抗風險能力應該成為市場經濟中每一個經營管理者的基本素質;其次,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嚴格的危機預警和控製體系🤵🏼。“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危機進行評估,防患於未然,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再次✉️,從公關活動本身而言🤚🏻,建立並形成一套敏捷、有效的企業危機公關處理製度對企業處理危機📵、化解風險是十分關鍵的。從波音事件處理的全過程來分析,企業在建立危機公關處理製度時至少應關註以下問題:1、危機信息的流程;2💂🏻♂️、危機公關處理的時間控製;3🌯、危機公關處理的方式與手段;4、危機的定性及企業就危機本身對消費者所做的解釋;5🤦🏽♂️、媒體的介入時間與方式等。
“問題波音”事件余音似了🤔,而波音公司的危機公關過程也成業界經典。未雨綢繆♠️,居安而思危,應該是此次“問題波音”事件留給國內企業的最好啟迪。(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後 任健)
2003年08月10日 新浪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