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周敏凱:浦東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謀求新突破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06-10-16  瀏覽:
  作為全國綜合改革示範,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應有立意更高的目標定位#️⃣👊、更新的管理理念,著實轉變政府職能,建構服務型的“小政府”與社會中介組織充分發育的大社會👎🏻,實現政府與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新型治理形式;建構社會監督政府行為的有效機製;立足轉變職能,精簡編製🦹🏿‍♀️;建立相應的決策安全保障機製😤。
  2005年國務院批準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再一次把浦東推向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中央要求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以“三個著力、四個結合”為方向🧝🏻‍♀️,即著力轉變政府職能,著力轉變經濟運行方式🏋🏽‍♂️,著力改變二元經濟與社會結構🐒🕝,要把改革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解決本地實際問題與攻克面上共性難題有機結合起來,把實現重點突破與整體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把經濟體製改革和社會其他方面的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尤其是政府管理職能轉變,成為三個改革重點的第一個重點。
  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的目標定位立意更高
  作為全國改革示範的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應該有立意更高的目標定位。
  首先,發揮全國改革先鋒與示範效應。
  浦東新區綜合配套試點是全國深化體製改革的試點,是為全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提供的示範,必須與國家的改革要求相結合,與上海“十一五”發展目標任務相結合,與浦東未來發展相結合。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可以先為長三角、然後為全國政府管理體製改革提供新鮮經驗🤽🏽‍♀️。為此👨🏿‍🌾,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必須在全國政府管理體製改革的熱點、難點上下功夫🤽,並且率先有所突破,取得一定的成功經驗,以便推廣🕺🏽,真正發揮全國改革先鋒與示範效應。
  第二,以全球化視野下的共贏的理念,為建設上海國際大都市,提供樣板區域。
  上海作為長三角區域的核心🫷🏿👩‍💼,其發展直接影響長三角地區、以至全國的發展大局。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與發展,要為長三角區域、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發展探索新路,創造更大機遇🅾️;同時也要為亞洲經濟、世界經濟在上海🧑‍🦳、在長三角區域👩🏽‍🚒、在中國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與發展⚰️,應成為上海與長三角、中國的共贏,也應該成為亞洲👆🏿、世界與中國的共贏🚴🏿‍♀️。
  第三♌️,進一步豐富中國現代化發展模式。
  經過近30年的實踐🚵🏽,中國現代化發展模式,已經清晰🤹🏼: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浦東新區綜合配套試點,已經不僅僅是局部領域的試點,而是深化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進民主政治發展,進一步豐富中國現代化發展道路與模式。
  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理念更新
  作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應改變傳統管理理念💖,樹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1、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應以政府第二次轉型為起點🧝‍♂️,以履行中央提出的政府“四大職能”為目標。
  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把政府職能歸結為四項內容🎴: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國市場經濟已初步建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政府更需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解決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社會🛂、環境發展失衡問題👨🏼‍🚒,更加註重政府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
  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應以政府實現第二次轉型,建設責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為基本目標。在關註經濟協調發展的同時🫛,加強市場監管的職能🚶🏻‍♀️,更關註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職能。
  2、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應改變傳統管理理念,樹立政府行為的責任🌭👨🏼‍🏭、法治🎹、服務理念,在關註管理效率🧑🏼‍⚖️、效益的基礎上,進一步關註政府道德建設與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
  新區政府不再是新區公共管理的唯一主體,新區社會組織、中外企業與中外居民也可參與管理🚥,形成新區公共管理多元主體🔸,應積極探索政府管理體製改革與社會中介組織培育兩條腿走路的配套改革模式。這才是以轉變政府職能為基礎的“小政府、大社會”改革方向❕。
  新區政府對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主要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形成政府與社會組織合作的多元主體協調治理機製。政府的公共服務🥞,主要提供良好的製度供給、公共政策👯‍♂️、必需的公共產品🙍🏽‍♂️、高效率低成本的公共服務。
  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新突破與新路徑選擇
  就新區政府現存的管理體製而言,在轉變政府職能、精簡機構等方面已經走在上海市各區的前列🤦🏻‍♂️,起點較高⛹🏻‍♀️。現時實施的不少政府管理舉措在全國也具有先進性👩🏻‍🏫。但是作為新一階段全國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點,浦東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還應在新的路徑選擇上花更大力氣。
  首先,始終抓住轉變政府職能的著力點🤲🏽,以政府審批製度改革為突破口,大力培育社會中介組織、建立企業誠信體系與市場自律機製,形成政府改革與培育社會組織,政府與社會共同參與的公共治理機製。
  新區政府今年在改革政府審批製度上花了大力氣,審批事項由原來724項減為現在的244項,縮減了2/3🙍🏼‍♀️🤵‍♀️。
  如果形成政府與社會共同參與的公共治理機製,在企業市場準入上,政府就可以事先告知市場準入門檻🦴,甚至可以試點不搞政府事先審核😕,政府采取事後追懲。企業可以先行自審或請社會中介組織代審後,向政府登記即可開業◻️,但是事後政府年檢監管中,一旦發現企業開業資質與條件不符市場準入門檻,就對其以及相關中介組織加以嚴懲,迫其退出市場,同時付出可能被新區、上海乃至全國市場驅逐的誠信代價。
  事後追懲的優越之處在於,政府的職能由繁瑣的管理轉變為監督,企業的素質與自律要求大大提高🧑🏼‍⚕️,企業申報入市前👩🏽‍🎨,必須本著誠信與自律原則🥱,自審資質條件,或由社會中介組織審核資質👩‍🎨,只有這樣,政府在行政審批管理上才可能跳出怪圈,大大減輕負擔與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市場也可能更規範。
  目前新區政府在培育社會中介組織👳🏽‍♂️、建立“小政府🔖、大社會”方面有了一些成績,但是還很不夠🏃🏻‍♂️。對於280萬人口🦸‍♂️,GDP2900億元、外貿總額900億美元的新區💞🟡,社會中介組織僅29個,顯然遠遠不能符合“小政府、大社會”的目標,還有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新區在建構多元主體共治機製時,新區政府主體仍然會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在建構社會監督政府行為的有效機製方面,爭取實現新的突破。
  ①建設政府審批與管理的電子政務平臺,公開政府審批與管理的告知承諾,以便企業與社會監督🫵、評判政府服務。
  ②建構浦東新區服務投訴網站或常設辦公機構,為企業與個人處理具體的服務事務提供法律援助平臺。
  ③參考國際大都市政府治理的先進經驗,研製建立一套科學☑️、客觀的浦東新區政府服務績效評估體系與機製。
  目前全國不少政府部門聯合大學與科研單位在研製各種政府服務績效評估體系,如果新區政府在改革試點中,能夠提出一種科學、行之有效的政府服務績效評估體系♿,並且在新區試行,必將對長三角區域及沿海發達地區的大中城市政府管理體製改革產生重大影響。
  第三🏓,以轉變職能為出發點的“小政府”建設👂🏽,始終應是新區政府管理體製改革的中心任務👷🏽‍♀️。
  近年來新區政府在精簡機構上取得了相當成績,現在新區人口與行政編製配置比例為全市各區縣最低👨🏿‍🎤,全市平均每萬人配備13名行政編製,浦東新區為7名行政編製⛓️‍💥,似乎較難進一步精簡。但是如果轉換視角與參照系數🌸,精簡的潛力似乎仍較大。浦東新區的編製改革應與紐約、東京、新加坡等國際一流的大都市比較,應在轉變職能的前提下,全面比照政府管理成本🚆、效率、社會效益🏃🏻‍♀️⚁、政府公共行政道德等諸多方面。
  新區現試行黨政機構大系統綜合設置的管理模式,將職能類同的黨政部門整合,機構合署辦公😸,精簡了人員,減少了黨政分離後的機構重疊現象🧇,這一舉措朝“小政府”方向邁出了一步。需關註的是,機構精簡如果只註重減少人員數量,而忽視政府職能轉換🧑🏽‍🦳,就可能流於治標不治本的改良🧟‍♂️。
  第四🖥,新區綜合改革試點是在前無古人的條件下進行的充滿風險的探索。
  因為風險較大🍑,因此在涉及重大改革決策時,必須十分慎重👸。為了避免重大決策失誤,有必要建立相應的決策安全保障機製。
  建議成立新區改革決策咨詢論證機製,重大決策先行舉行由專家、政府👱🏿‍♂️🐇、利益相關的企業🤜🏼🐖、不同文化與職業背景的居民個人共同參與的評估論證,以減少決策失誤風險,確保新區綜合配套改革順利推進,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作者為恒达平台法政學院教授)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