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07年9月22日-23日,第二屆彼得·德魯克高層管理論壇在北京鑫海錦江大酒店二層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了本次論壇的盛況📃。以下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諸大建演講🚙。
諸大建:
我是德魯克的“粉絲”🔇,larA·Jackson院長講到🔃,有很多著名的跨國公司,他說我們的成功的方式就是德魯克的方式。
但是我一直在想,中國現在在提創新型國家,在我們這邊的方式好像不是德魯克的方式,這個問題在哪裏✢?這使得我想起讀德魯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感受有三點:德魯克的創新思想還沒有變成我們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非常重要的東西,有些東西可能需要進一步推介的。我想講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回答三個問題🏌🏽,WHY、WHAT🕚、HOW。我們國家經常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 在德魯克的研究裏面🎗,並不認為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是什麽?是創新🧑🏻🦱。
所以創新在德魯克那裏不是科技,我非常認同德魯克的一句話👩👦👦,創新不是一個技術概念👩👩👦,而是一個經濟社會的概念。但是在我們這邊簡單地把創新等同於科學技術的發現🥻,這個發現跟創新是兩個概念。德魯克這本書裏面第一章寫得特別精彩🧑🏽🏭,時間關系沒有辦法展開🦎。比如“長波理論”🌊,美國在經濟衰退周期,美國繼續就業非常繁榮🚍,德魯克就是研究這個問題提出創新的🤘🏼,他說這個時候技術已經沒有新的增長量了,這一波裏面解決就業是什麽提供的?研究結果是創新,什麽創新♥️?研究創新、市場創新🧜🏿♂️🤹🏽♂️。所以他再三強調創新是經濟增長的動力,而不是科學技術。所以這樣一種創新的概念比科技創新的概念更廣,技術創新是創新裏面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體。
我的第二個觀點也是給我們有挑戰性的啟發,我們經常說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那麽早上larA·Jackson院長講到,德魯克講的企業家,是不是搞企業的就是企業家?不是的。你可能是企業的擁有者✍🏼,你不是企業家,所以他要提出企業家型企業。這是重復的嗎?不是的👨🏿⚖️。企業家型政府、企業家型大學,所以創新不是企業的,創新是三個部門,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裏面最後有一句話非常精彩,德魯克有一個非常雄大的心願,有四個部門創新,替代了原來的私人部門、政府部門🐈,所以今天是組織的創新🧚🏻,這是企業家社會🔹,他最後一句話就是現代國家後面是不是企業家社會呢🍋?這就是他那本書的介紹,所以創新是全社會的事情,這是我第二個觀點。
第三個觀點我講一個結論,我們經常認為創新是聰明的頭腦的事情〽️,引進人才,但是德魯克經常講,不要太聰明,創新不是天賦,創新就是踏踏實實幹,任何凡人都可以創新,德魯克把創新從天上拉到地下,中國有13億人口,我可以不誇張的說一下,中國可以暫時不需要諾貝爾獎🙇🏻♀️,但是中國不能沒有德魯克,因為德魯克把創新推向每一個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