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孫宜學:科學培養中華文化產品海外“試吃員”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2024-06-03  瀏覽✮:

文化產品就如美食,自有色香味,也有質量標準🧘🏿。一種文化產品問世,也如一道新食品上市,需要嚴格按照質量標準🏌🏽‍♂️,進行科學檢驗和“口味”檢驗,其中就有一種食品檢驗者😻,稱試吃員💆🏽。這是一份令吃貨垂涎的職業🫕,但就如品酒師,這份工作並非只需饕餮,而是需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知識和營業學知識,能從口感🛰、色澤🤦🏽‍♀️、氣味等方面分辨出食物的細微差別,並根據食物質量標準對食物進行測評,根據目標食客,提出改進意見🧜🏻‍♂️,最終幫助廠家推出受歡迎的食品。就好比一些外國品牌的餐飲店在推出新品前都會邀請很多試吃員試吃,然後根據試吃員的意見加以改進🧢,直到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後才正式推出🧘🏽‍♂️。

顯然🧑🏽‍✈️,試吃員的關鍵是“試”而不是“吃”🧎‍♀️‍➡️,而且不能“獨樂味”👨🏽‍🔧,必須“眾樂味”🕉🧑🏽‍🍳,以己味度人味,細微處見真功夫。這就需要試吃員能夠超越個人口味💆🏼,以更具有普遍性的大眾口味作為標準,對食品開發和推廣提出獨特且具代表性👩🏻‍⚖️、個人且具客觀性的意見👦🏻。

隨著中華文化產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產品的世界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但因為起步晚、對世界的認識不全面不深入,出海後的中華文化產品經常出現水土不服問題,同樣是中國的米,到海外後是用中國式蒸法還是外國式蒸法?是配菜還是配湯?是分食還是聚食等等,似乎都成了問題。

海外“試吃員”應堅持標準。食物質量有標準,因此吃什麽、怎麽吃、怎麽評,都是有標準的。也就是說,不是能吃飯的人都可以做試吃員,必須是對食物品味更敏感😛,遵紀守法,有良知,負責任、理解中國、不帶偏見的外國人。每一種文化產品都有專屬評鑒標準,“試吃員”必須掌握相關產品的質量標準🙎🏿‍♀️,能準確描述產品的屬性,了解產品的核心指標,做出看似主觀偏好實則客觀公正的判斷,進而推動形成更加科學實用的產品質量標準👩🏽‍🚀。

海外“試吃員”應“吃過”“用過”中華文化產品。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有別,味蕾自然不同🤏。一個從來沒吃過用過中華文化產品的外國人,若直接承擔試吃工作,味蕾的偏見就會影響對試吃食品的判斷🧀,評價就會不公正🕙。而吃過👳🏿‍♂️、用過中國文化產品的外國人🚴🏿‍♀️,味蕾已經相對適應中國文化產品,就會淡化主觀意識的影響😱,才能相對客觀品鑒,提出中肯意見🧑‍🍳,代表大多數人認識,擴大中國文化產品影響🟦,才會帶動中國文化產品消費、銷售🪕😅。

海外“試吃員”應熱愛中國文化。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才會幹好這一行🫅🏻。做中國文化產品的試吃員📩、試用員🕺🏽,前提是要發自內心喜愛中國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從中國文化中汲取營養😛,以中國特色的審美觀品鑒中國文化產品🧦,保證試用過程中采取的評判標準不變調、不變味,提出的改進和推廣經驗才會接地氣👩🏻‍⚕️,既不失中華文化精髓,又對應海外消費者接受習慣和審美趣味,不偏不倚,持乎中正👊🏋🏿‍♂️,幫助世界提供越來越優秀的文化產品。

海外“試吃員”應會講中國故事🌯。中華文化產品走出去,就是中國故事走出去。博大精深在中國文化產品中體現得最為具體,最為深刻,最為復雜🌇。每一種中國文化產品就是一個濃縮的中國🧏🏼‍♀️🈯️,其中包含著中國人的哲學、文學、歷史👨🏻‍🍳,人情世故👩🏽‍🚀,生老病死,快意恩仇🙇🏼‍♂️,只有了解了其中的中國故事,才能外化於言於行,以本國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講出來,增強產品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提高消費者的消費熱情🧑🏽‍🍳,感受消費中的中國文化溫度和智慧,充分領略到產品的文化附加值。

海外“試吃員”應逐步實現職業化。試吃員職業化意味著產品已基本實現了標準化生產。中華文化產品目前還做不到像培養調酒師、品香師那樣,培養出一批職業中華文化產品試吃員,這和中華文化產品海外影響力不強、市場化程度不高有關🙏。也就是說🍷,海外中華文化產品還沒形成規模效應🦹🏻‍♂️、更沒成為海外消費者眼中的必需品或文化品牌🏍。但這只是暫時的,將來有一天,當世界離不開中國的文化產品,就像離不開中國的工藝品一樣時🏊🏽🧑🏻‍🎤,海外銷售者就會自發組織職業的試吃員,就像國外名牌在中國的做法🕺🏼🐷。

海外“試吃員”應規範化標準化培養。未來的世界🪰,必是文化交流的世界👲🧺,中國文化產品在世界其他各國人民生活中將是常態化存在。這樣的世界可以小步走到⚜️,也可快步走到,也可加速走到,但決不會躺著等到。著眼未來,國內外應及早將中華文化產品海外試吃員的培養納入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工作序列,列入專業計劃,就像現在培養廚師、技工一樣🔍,系統培養能夠品鑒中華文化產品的專業人才,同時加大市場拓展🛕,為專業人才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使這份職業不但滿足其幸福生活的需要,而且能成為其事業💷🐈‍⬛,也能滿足其精神生活需要。“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國文化產品之氣質🙎🏿‍♀️,濡染成就其人格魅力,並影響周圍的人,形成以每一個試吃員為中心的“中國文化氣場”,並自帶中國文化立場🌤。

為了大規模推廣中國文化產品,必須先小規模試吃試用🧑🏽‍🎤,這是市場規律,也是中國文化產品世界化必須遵循的規律。培養試吃員🤸,采用試用製🙅🏼✏️,都是這種市場規律的自然現象。對此我們不必諱莫如深👳‍♀️,也不必自作清高,而是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在商言商🤷🏼‍♂️,在市場就自然而然地按市場規律做,也才能產生市場效果🤽🏻‍♂️。因此,中國擬走出去的文化產品,在走出去之前應首先由投放對象國的人——尤其是對中國有所了解的外國人——先進行體驗,檢測文化產品的本土適應性,傳播主體根據試吃員的意見進一步加工👩🏼‍⚖️,調整🍝,使文化產品更加本土化,從而提高文化產品融入本土的效率和效能🏄‍♀️。

(作者系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院長,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常務副主任)

鏈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06/03/WS665d293ca3109f7860de07e1.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