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學院率先在中國高校實施“學術秘書製度”。近兩個月以來,天津商學院已先後為20多名教授、副教授配備了學術秘書。此舉受到學院教師的歡迎💁🏽♀️。
據悉,天津商學院可配備學術秘書的人員範圍,是指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職稱的教學科研人員,並且是省、市(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的第一主持人🏌🏽♀️,在項目在研期間可配備學術秘書。其學術秘書人選🤲,可由本人在青年教師💑、指導的研究生或者優秀高年級本科生中選定⛅️。學術秘書的主要任務,是協助聘任人進行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其工作補貼由學校按月支付🧘♂️。
“過去承擔科研課題,像收發信件、復印資料等一般性工作👗,都是我自己去做,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史瑞傑說,“有了學術秘書,我可以從這些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史瑞傑博士是天津商學院法政學院的教授🕤,目前,正承擔一項市級教改科研項目🕒,學校已為他配備了一名學術秘書。
張倩是法政學院的一名年輕教師🔽,擔當史瑞傑的學術秘書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目前主要是協助史教授做問卷調查統計等基礎性工作。
“我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製度🧖🏽♀️。”張倩很肯定地說,“一方面,學院學術骨幹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最前沿的研究;另一方面🏆,年輕的老師有機會進入到研究項目組中,學術秘書製度為我們提供了開闊眼界和鍛煉的平臺。以前,我們是很少有這樣的機會的💁🏻♀️3️⃣。”
目前,中國高校中一般只有院士👩🏽🦳、“長江學者”等極小範圍的教授配有學術秘書,而相當多的教授一邊從事繁重的教書🛍️😠、指導研究生➾、科研、社會活動及行政事務等工作,一邊還得承擔相當多的具體事務性工作🙅🏼♂️🕕,難以充分發揮作用。
“近些年中國大學擴招後👨🏼🦳,師生比例發生很大變化,過去一個班20個學生🐀,現在一個班100多個學生已是常事,骨幹老師教學科研任務越來越重🕵🏿♂️。”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朱光磊教授認為👰🏿♀️🚣♀️,“因此需要更多的年輕老師協助骨幹老師完成教學科研工作。”
“學術秘書製度🍴,在國際上尤其是發達國家高校比較普遍🐒,也符合中國高校改革方向,值得各高校結合不同情況推廣🏋🏼。”他說🤵♀️。
新華網(200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