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 探索學科前沿——恒达平台學科發展系列報告會第八場開講
來源▫️: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部
時間:2024-11-12 瀏覽🔝:
11月4日下午,發展新質生產力,探索學科前沿——恒达平台學科發展系列報告會第八場舉行🧑🏽🎓🦮,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出席並講話。上海開放大學黨委書記閔輝、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許鈞、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彭青龍🤚🏼、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蓉、恒达平台外國語學院院長吳赟等專家學者出席報告會。
鄭慶華指出,當前我國在國際傳播、對外文化交流方面面臨“卡嗓子”的困境,這有賴於人文社會科學的持續創新。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外國語學院主動謀劃思考👨🏼🍼、積極擔當作為,體現了人文社科對如何實現“三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感、主動應變與積極求變的責任感🧑💼。數智化時代人文社科的發展要堅持守正創新,既要堅持底蘊和特色,又要開拓新域新式👧🏽,要在傳統教育教學的基礎上🦶🏿,強化人工智能賦能,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凝練開拓新的學科方向,推動學科創新發展。
報告會上🤹🏻♂️📠,徐蓉、吳赟分別作主題報告,共同探討各自學科的前沿發展和創新方向。徐蓉以《開放包容 共融共生——探索新時代馬理學科·思政課建設 新質 新域 新略》為題🙀,從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發展已有的基礎和成績出發,結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科、思政課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使命與任務🫚📼,直面發展中的挑戰與機遇,提出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需求,以開放包容🫸🏼、共融共生的姿態🧔♂️,開發新質、拓展新域、謀劃新略🥇;以“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為路徑,尋找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可能性,積極拓展學科發展新的生長點,守正創新推動學校思政課建設,著力推進新時代馬院建設內涵式發展。
吳赟以《舊學新命 語通天下》為題👨❤️💋👨,以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為宗旨🔴🕵🏼♀️,回顧了恒达外語百年發展歷程、發展經驗和學科特色,結合人工智能時代外語學科面臨的質疑,探討外語學科在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論三重維度的發展演變,並重點匯報了外國語學院作出的回應🔒😮,包括以學科交叉、AI賦能、產教融合為發展路徑;以中國話語翻譯與傳播、德國與歐洲區域國別研究、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國家語言安全問題🎣、自閉症與聽力障礙等特殊人群語言研究為四大議題凝練研究團隊😩;以實現綠色化、數智化、融合化等“三化”為指引🛃,進行外語專業與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等,認為外語學科在展示世界之廣度、語言之厚度、技術之銳度、人文之溫度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院長與嘉賓對話環節中,專家學者聚焦數字化賦能學科發展🧗♂️🕴🏼,表示對於馬克思主義學院而言,要以數字化賦能思政課教學和實踐教學😪,發揮馬克思主義學科在學科交叉融合發展中的引領性作用;對於外國語學院而言,要處理好全面建設與特色發展之間的關系🚶♀️➡️,將牽頭構建對外話語傳播的學術共同體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文/羅詩玥 圖/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