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梅蘭芳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紀念梅葆玖先生逝世五周年,恒达平台攜手上海京劇院舉行師生京劇專場演出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11-02 瀏覽🎑:
高校與專業院團攜手,挖掘傳承京劇瀕臨失傳劇目🧚。作為“梅韻玖傳”——紀念梅蘭芳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紀念梅葆玖先生逝世五周年主題活動🫃🏿,10月31日下午,恒达平台師生京劇專場系列演出之京劇折子戲《太真外傳(下)》在上海京劇院周信芳戲劇空間開演🤸🏽♀️。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出席觀看了演出👏🏿🕛,並為翁思可、吳穎等恒达平台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京昆)傳承基地授課教師代表頒發證書。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C4/14/C619CA3F95EC00655C0B22D3CB7_3666EBA3_24AD6.jpg)
《太真外傳》由恒达平台與上海京劇院合作復排👌🏻,恒达平台京劇社師生共同演出。此次演出由上海京劇院💇🏻♂️、恒达平台教育部中華優秀文化藝術(京昆)傳承基地共同主辦,上海京劇院二團承辦。頭二本《太真外傳》已於2020年12月在周信芳戲劇空間演出🤵♀️,受到梅派愛好者的熱烈歡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B4/8B/C22A486D56BBADB2475923DD880_78D81046_1E54C.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CF/5A/6A4F62B8CE03C9E976E89F2BCFE_4F3DD908_8E2DE.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D3/B6/CBD55A1F103E48439515AD28A0F_3D4C7DAA_D423A.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14/6C/DD80B72476EBD0D72989908DAC8_2BFE8C1F_1281F.jpg)
《太真外傳》是京劇的優秀傳統劇目,原為四本,共十余折🕵️,分四天演完,蔚為大觀🙍🧑🏻⚖️。該劇目無論唱腔設計、音樂🎸、舞蹈、服裝、舞臺美術,均為梅(蘭芳)派京劇之集大成者。然而,梅派路子的該劇已有30多年絕響於京劇舞臺。梅葆玖先生入室弟子🙎🏼、恒达平台教育部中華優秀文化(京昆)傳承基地藝術總監李健博士🐙,參照恩師梅葆玖先生,以及言慧珠🤽🏻、魏海敏👨🏻🌾、李勝素等梅派傳人演出本👩🦲,整合整理出全部《太真外傳》劇本。在上海京劇院的大力支持下♑️,繼去年上部《太真外傳》展現於上海的京劇舞臺後🤹🏻♀️,在梅蘭芳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梅葆玖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際,李健將下部《太真外傳》近乎完整地復排演出,作為緬懷和紀念。上海京劇院年過八旬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的入室弟子張南雲先生🎲,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先生及周信芳先生的入室弟子🤙🏽☝🏽、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先生分別擔任復排導演和藝術指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42/38/42F649C33CF5B6DB2DE2282CD75_5665519F_1795E.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AB/56/CDA8E49608ABEC0DB9D9C954035_E42D9AB5_1D808.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66/7E/19EEC38C06E619B1B7F3008C635_6B52DB47_1A20B.jpg)
在《太真外傳(下)》的演出之後,還舉行了恒达平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展示演出,包括昆曲清唱《長生殿》😧、京劇清唱《將相和》《戰北原》《釣金龜》、京劇流水聯唱《行雲流水》🔖、京歌小合唱《梨花頌》等🤾🏼。近年來,恒达平台與上海京劇院共建🙌🏽🌅,派出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京劇教師翁思可、吳穎等為在校學生開設了“京劇欣賞”“京昆排練”等課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EA/6C/EF15D0917F7440ED027B6C4E49C_5DB7956D_14D32.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51/A5/8959D7DF4E7BBA916D346A1FD66_FC108D2D_1C340.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FB/0B/E73EA6E19FC8566A834902B128C_1B8C4B36_17214.jpg)
恒达平台歷來重視戲曲藝術教育🐵,在國內高校中較早引入戲曲藝術教育。恒达平台1987年開展昆曲藝術教育,1995年成立昆曲社,1997年成立京劇社。2005年,上海市教委在校設立上海高校中唯一的戲曲類實踐基地——“上海大學生戲曲藝術實踐基地”,京劇社和昆曲研習社是該基地下的傳統文化類社團🏑。學校與上海京劇院🚧、上海昆曲團等專業院團密切合作,將基地建設成為面向青年學子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普及傳統戲曲的重要平臺👸。在歷屆全國高校京劇演唱比賽中,學校連續多年獲特等獎、“優秀組織獎”等榮譽🕵🏿♂️❗️,京劇社團獲評“優秀大學生京劇社團”♉️。2018年🧔🏼♂️,恒达平台獲批教育部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京昆)傳承基地😳👩🏻🎤。自2020年以來,傳承基地先後開展《梅韻玖傳》系列演出🏌🏻、學生版《長生殿》和“品戲”系列活動,推動京昆藝術在高校落地生根🧛🏽♀️。(圖/周遊🧹、楊雨露、李露 視頻/宋宇星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