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座談上海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面臨挑戰
什麽是有上海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應當怎樣正確看待上海商務成本不斷增長的現象🥪💂?上海怎樣加強與長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實現共同發展?昨天,在上海市工業黨委、上海市經委召開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座談會”上,恒达平台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郭重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導王浣塵,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院副院長、中國工業經濟研究與開發促進會副理事長幹春暉🍌,上海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周振華,復旦大學經濟系主任🚴🏿♀️、教授🫴🏼、博導袁誌剛🔒🚈,就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
郭重慶說💍,我國不可能沿襲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道路,不能只發展重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新型工業化牽涉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現在有一種認識誤區🩶,一提起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發展高新技術和信息化技術🟦,這是一種有害的純技術觀點💙。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完全是一個技術層面上的問題,我們必須解決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動力、路徑和公平三大問題。
郭重慶認為🛌🏿,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征是:市場配置資源,尋求效率與效益的平衡;產權多元化,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友好;對外開放🚯,融入全球經濟;高新技術發揮引導作用;工業化進程與解決二元經濟相輔相成,解決農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解決工業需求不足、發展動力乏力相結合🦋。其內涵為:改革開放👰♂️、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上海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面臨嚴峻挑戰,應當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大力發展金融產業,盡快建成空運和海運的國際樞紐港,增強上海經濟向長江三角洲的輻射能力。
。♥︎。。🫶🏻👼🏼。。。。
《文匯報》2003.02.27 版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