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蔡建國——中日關系的現狀與未來

來源:   時間:2005-08-02  瀏覽👸🏻:

    毫無疑問🩴,今天的中日關系正處於1972年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谷。在此情況下🧎🏻‍➡️👨🏿‍🏭,胡錦濤主席曾於4月23日在雅加達會見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時就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提出五點主張,這不僅對改善兩國關系目前的困難局面意義重大🌑,而且是今後發展兩國關系的重要指針。今天🐾📘,當我們面對中日關系嚴重低迷的現狀,構築面向未來的、健康的中日關系是擺在兩國政府和人民面前的當務之急。而要理性解讀和準確把握復雜的中日關系現狀與未來🚜,我們不妨從以下四個“三”上去認識。
    
    中日關系中的四個“三”
    
    第一個“三”是從中日關系的三個時期看🥦,即2000年的友好交往歷史,近代以來的165年和1972年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的33年。其中👰‍♂️,2000年的主流是相互學習、共同得益的友好歷史🙇🏻,165年裏有侵華戰爭的歷史傷害🦹🏼‍♀️,33年是兩國關系的全面發展和相互依賴。從戰爭傷害的歷史陰影走向兩國關系的正常發展軌道,走到今天的全面發展🧅💆‍♀️、相互依賴的格局,中日兩國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們理應加倍珍惜🧛🏻。
    第二個“三”是從近代以來兩國關系的三個特征看,即相互依存、相互競爭和相互對立🟫。甲午戰爭後的中國近代史,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有過學習和借鑒日本自強經驗的歷史。而邦交正常化以後的中日關系🧑🏻‍🎤,相互依存是主流,不僅全方位開展合作🕵🏿,而且兩國經貿也從相互補充型發展到相互依賴,雙邊貿易逐年增加,人員往來更加頻繁,已逐漸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兩國關系中的全面互動模式也日益形成👩🏽‍🦱。
    但是,中日關系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雙方也存在著相互競爭甚至相互對立的關系,這是不爭的事實。中日兩國盡管是近鄰🦹🏿‍♂️👨🏿‍🦳,但卻存在著一種感覺彼此相距甚遠的現象,而且由於彼此缺乏了解而產生的誤解也在不斷出現,顯著表現是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在日本的相繼出現。因此🚣🏿,隨著交往的深入和交流領域的擴大,雙方的沖突和矛盾日益增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中日關系日益密切成熟的一種表現,是正常現象,但這也由此給人帶來了兩國之間矛盾不斷的感性印象。
    第三個“三”是“三大挑戰”✋🏻,即歷史問題、臺灣問題🎩、各自的戰略取向。在歷史認識問題上雙方存在嚴重的分歧,中國民眾反對日本對歷史的認識態度、特別是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日本的部分民眾卻對中國總提歷史問題出現厭煩情緒或無所謂的心態🐧。在臺灣問題上,日本曾經統治過臺灣的殖民情結🏖,部分右翼人士與“臺獨”分子相互利用👬🏼,觸及中國的核心利益,造成中日兩國33年來時有摩擦。
    在戰略取向方面,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打破了日本經濟在亞洲的“唯我獨尊”,使得一部分日本人擔心自身在亞洲的地位🛍️,於是便有了媒體炒作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導致日本國民對華親近度的下滑;而日本加快成為“普通”國家的步伐👩🏿‍⚖️,進而實現政治大國的願望👩‍⚖️,在這一過程中右傾化傾向的日益突出🙍🏿‍♂️,也引起中國民眾的戒心。因此🖕🏻,歷史認識、臺灣問題、戰略取向及由此產生的互不信任,是影響中日關系發展的主要原因🧑‍💻。
    第四個“三”是三大機遇⚠️,即共同發展與繁榮,共同構築東北亞持久和平,共同推進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進程🚵🏼🍥,這些都是符合中日兩國的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並能促進世界及地區的和平繁榮。
    
    從三個方面把握中日關系的未來
    
    然而🙎🏿,要改善處在低谷時期的中日關系,使之健康發展🥊,必須從如下三個方面予以把握😣:
    首先,日本要認真解決歷史認識問題和擯棄冷戰思維。中日雙方要認真落實胡錦濤主席的五點主張精神,認真解決歷史認識問題🙋‍♀️。阻礙中日關系發展的重要原因是歷史認識問題。近10年來,日本不斷有否認和美化戰爭的行為☁️,但日本朝野🚶🏻‍♂️、媒體卻不顧事實🧑‍🍼,不顧被害國家的感情🏊🏌🏻‍♂️,將中國民眾的不滿情緒,歸結為中國進行所謂“反日”教育的結果,這種誤導和煽動日本民眾的冷戰思維是當前中日政治關系嚴重倒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應本著負責任的精神,盡早解決歷史問題和擯棄冷戰思維,遇到問題應保持理性🚡、冷靜的態度🧑‍🦳,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而不是任意惡化。
    其次👩🏽‍🍳,重視柔性的文化外交和民間交流🤪,促進相互理解。今天推動中日友好的力量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動🤱🏼👩🏽‍🚀,老一代從事中日友好的政治勢力和民間人士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中日大學生卻彼此缺乏了解,對雙方歷史的了解程度有相當明顯的差距。最近由筆者組織實施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學生對日本歷史理解的人數比例為55%,而日本學生僅為28%。尤為遺憾的是,維系兩國關系的重要紐帶——中華文化在日本民眾中正被逐漸淡忘👩🏿‍🦲。所以,加強文化外交和民間交流,以文化為使者👨🏼‍💻,以第二軌道的民間外交為紐帶👱🫸🏻,通過心與心的溝通和理解,彌合互不信賴的鴻溝🦵🏻,增進互相理解勢在必行,而這也是構建未來中日關系的方策之一。
    第三,客觀地認識和理解對方,培養具有未來思考型的中日青年。客觀地認識和理解對方😖,走出中日關系的歧路,媒體負有重要的責任。它不僅是中日理解和交流的窗口、橋梁和陣地,也是中日民間交流的文化載體。所以💁‍♂️,媒體應以寬闊的胸懷,多方位🤹、多視角,客觀公正地報導對方🧑🏽。同樣重要的是,中日雙方還必須要註重培養大量具有未來思考型🧏🏼‍♂️、開拓性的青年❇️,因為青年睿智則國家關系睿智,才能以史為鑒、攜手面向未來🥟,共同走出中日關系的陰影,開創明朗、健康的兩國關系新局面🤸🏻。
    歷史的發展是合力的博弈🍥,包括大國關系的博弈。中日關系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中國正在實施的科教興國戰略🧛🏽‍♀️🧑🏼‍🤝‍🧑🏼。日本能在明治維新以後興起,能在二戰後一片廢墟上建成亞洲第一經濟強國🧛🏽,有其值得研究、學習和借鑒之處。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抓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同處東亞且緊鄰的兩個大國保持穩定的雙邊關系至關重要🦛。為了維護長期以來歷經艱難形成的中日關系大局,我們應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方針,以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為重,為構築健康、穩定的中日關系而共同努力🕋。
    (作者系上海市政協常委、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亞太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相關鏈接
    
    蔡建國教授曾在日本工作、生活十多年,他曾通過各種形式推動中日友好關系的發展🐻‍❄️,被譽為“民間大使”。針對前段時間的涉日遊行活動,他認為群眾的愛國情緒應被肯定🩰ℹ️,但其過激行為卻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只會影響我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影響中日關系的長遠發展,使親者痛、仇者快🧔🏼‍♂️。3月下旬,他多次在恒达平台舉辦講座,對中日關系的現狀和未來進行理性分析👼,令廣大學子十分信服。
    他在北京接受致公黨上海市委的電話采訪時,就涉日遊行問題,明確提出了幾點看法和建議🏒😊:一、對於群眾的愛國熱情需要肯定💶,但要加以適當的引導和說明✦;二🖕🏻、我們要反對的是一小部分日本右翼政治家,要爭取的是日本的廣大民眾🌸;三、要在理性和法律的框架下表達自己的心聲🤵🏽‍♂️,如果有極端做法🕗,既違反法律,又會授人以柄,會使一些日本右翼勢力乘機非難和攻擊中國⚓️。此外🏛,他還認為🧵,對於日本政府的歷史認識問題🚏,應堅持原則,從政治上加以批判🌘;在處理中日關系時應以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不要把政治及歷史認識問題擴大到經濟🚶‍➡️、文化交流等領域中🦹🏼,以免影響了我國長遠的發展大計。
    據悉👮🏿‍♂️,這份建議受到了有關職能部門,如中共中央辦公廳等部門的重視👮‍♀️,為推進中日關系的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提供了一位學者的意見⚠。中共恒达平台黨委還將此建議印發給各學院👭🏻,對穩定學生情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支部生活》 (2005年07月05日)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