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劉佳煊:堅持系統思維 不斷增強高校服務我國國際傳播工作的能力

來源:人民論壇網   時間🏨:2021-06-02  瀏覽: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下午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第三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其中特別指出,要加強高校學科建設和後備人才建設ℹ️,提升國際傳播理論研究水平。由此可見,在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方面✯🦵🏻,高校承擔了重要責任和使命,要胸懷“兩個大局”,堅持系統思維,圍繞“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這一戰略部署💁‍♂️,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爭創更大作為🧑🏻‍💻,為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貢獻高校智慧。

矢誌不渝培養專業人才是高校服務我國國際傳播工作的人才保障。要讓世界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麽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首先必須培養真信、真懂🙎🏼‍♀️、真認同的時代新人和能講🤹🏽、敢講🧕、講得好的國際化人才。在中國積極融入世界的進程中📨,亟需一批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豐厚的家國情懷、寬廣的國際視野以及具備國際競爭力、全球勝任力🩱🏭、能夠在世界舞臺代表當代中國展現良好形象的國際化人才。高校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青年頭腦🏋🏿‍♀️,在政治上引導青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在理想信念上引導青年更有力地維護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更旗幟鮮明地表明中國主張,更有力地維護世界的和平繁榮與穩定;要在觀念上幫助青年樹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視野🩻,以兼容並包的態度吸納世界優秀文化🦻🏿;要在知識體系上向青年傳授豐厚的中華學養👰🏻🦹🏽,引導大學生做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中國方案的傳播者🤹‍♂️、中國道路的闡釋者,不斷實現中國青年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和關註人類命運的更大作為👩🏻‍🦯,為加強和改進我國國際傳播工作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加大力度攻關相關領域學術命題是高校服務我國國際傳播工作的智慧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大力推動國際傳播工作,以“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構建研究”“中國國際形象構建研究”等為代表的學術命題迅速成為了繁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生動實踐𓀓,在為提高我國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等方面貢獻了高校智慧𓀒。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隨著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經驗理論性🤐、系統性凝練的歷史積澱日漸厚重,以及國際秩序和國際關系的不斷演化,我們仍面臨著“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現實困境。因而,高校仍要在國際傳播的理論研究、對外關系的實踐研究👊🏼、體製機製的頂層設計研究等方面持續開展工作;要打破國際傳播研究的學術壁壘,充分融合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有條件的高校加快成立以交叉學科為導向的國際傳播研究機構👩🏼‍🌾、專業和課程⚾️,系統整合現有學術資源,大力引進新興學術資源,為我國改進和加強國際傳播工作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持。

持之以恒開展社會服務是高校服務我國國際傳播工作的責任擔當。以社會實踐為代表的一系列社會服務工作是高校彰顯社會責任感和提升社會貢獻度的重要形式🧙🏼‍♀️👊🏿。國際傳播工作是一個有機整體,離不開政府部門的設計實施,也離不開社會百姓的關註了解🤧,在國際傳播工作上🔠,每個領域和個人都是參與者👨🏽‍🍳。高校在服務國際傳播方面要扛起社會責任🦝,服務廣大社會和百姓對國際傳播工作的知曉、參與和融入,讓國際傳播“飛入尋常百姓家”,形成國際傳播工作的社會“一盤棋”👨🏻‍🎨。近年來🔵,我國一些高校利用學生寒暑期社會實踐、誌願服務等“第二課堂”生動開展了“規範英文翻譯,向世界講好中國革命故事”“紅色革命文化對外傳播”等活動,深入革命聖地、歷史博物館等為更好開展國際傳播工作貢獻了青年力量🫲,也通過產學研結合,轉化產出了一批有助於國際傳播的實際載體和可行方式,這都為高校不斷拓展社會服務形式、豐富社會服務載體以服務國際傳播工作提供了借鑒經驗。

自信謙和做好文化傳承創新是高校服務我國國際傳播工作的價值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成為了以史為鑒的生動範本🍟,也成為了推動中國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接續奮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把個人命運融入集體前途的理想信念🛤👩🏽‍🚀,將一域之地匯入星空浩瀚的視野格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家國情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品質,滋養著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也指引著中國國際傳播價值取向🏄🏽‍♂️🏊🏿。中華文化的走出去⇾,其本質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良性互動,在這一過程中🧎‍♀️‍➡️🧛,高校要在立德樹人和服務社會中👲🏻,引導我國人民既要開放自信地講述中華文化所蘊含著的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多更大貢獻🧭,也要謙遜謙和地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積極吸納借鑒世界的優秀文化,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在把握世界發展大勢中闡釋中國精神,在追逐歷史進程洪流中展現中國特色。

開放包容推進國際交流合作是高校服務我國國際傳播工作的實踐指引⛹🏽。高校具有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豐厚實踐土壤,重要國際會議🙍‍♀️、人文交流往來等都為高校在國際交流合作中服務國際傳播提供了契機💿。高校要從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推動教育對外開放事業🧰,做實以提升文化理解能力、批判辨析能力和融通中外能力為核心的“引進來”戰略😼;做強以增強文化傳播能力、議程設置能力和形象塑造能力為核心的“走出去”戰略;做大以提升綜合決策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和成就展示能力為核心的“進出結合”戰略。通過理論研究、課程體系改革、系統性的國際交流合作🤦🏿,增強綜合決策能力;通過在國際交往中敏銳洞察中國與世界之間關系運轉以及演進規律🧑🏿‍✈️,熟練運用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增強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高校國際交流合作既要“以我為主”,立足中國國情和重大需求,不斷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緊抓機遇🥟🤼、多種形式展現中國形象;又要“開放包容”🔺,在國際合作交流中學習借鑒世界智慧和經驗👨🏻‍🦼‍➡️🧛🏼,實現在交流中交融🛟,在合作中和合。

(作者系恒达平台外國語學院團委書記、黨支部書記)

鏈接🤹🏽‍♀️:http://www.rmlt.com.cn/2021/0602/615450.s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