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勛💁🏻:創業板大幅超計劃募集資金 恐淪為圈錢板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2009-10-20 瀏覽:
●推出創業板有重大現實意義
●突擊審批批量上市存在隱患
●市盈率過高股價有泡沫風險
●防止超計劃募集資金“圈錢”
十年磨一劍,備受期待的創業板終於在10月1日前開始招股👷🏿,這無疑是中國資本[5.35 0.00%]市場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它的推出是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實現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措施,是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加快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從已經招股和通過審核的公司情況來看,創業板存在的以下問題令人擔憂:
一是“大躍進”式的突擊審批、批量上市🧘♀️,難免魚龍混雜,為日後埋下隱患。自9月17日開始對7家申請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進行過會,到國慶節前共上會企業32家。與中小板公司每次僅發審2-4家擬上市企業相比,創業板除了“上會”數量高出一籌之外,在過會率上更讓中小板公司望塵莫及,除磐能電力、恒达同捷和核新同花順三家被否外,其余29家均順利過會。這種“大躍進”式的突擊過會審批不得不令廣大投資者產生疑慮甚至是擔心,短短的十幾天裏可能把這麽多申請上市企業的真實情況了解清楚嗎🐍?如此倉促地突擊審批會不會蘊含審批把關不嚴的風險?
二是首批發行的創業板公司市盈率高得驚人,蘊含的股價泡沫風險非常高❕。從首批十家創業板公司的發行情況來看,平均市盈率已達55倍多,高於市場預期的30-40倍的水平,而A股市場2007年股指最高位6134點的市盈率也只有60倍左右🪦。多數公司的上市定價已經透支了它們未來兩年企業可預期的業績成長性,其蘊含的股價泡沫風險已非常高了。過高的市盈率需要企業的飛速發展作為支撐的,如果企業上市後沒有得到飛速發展🧝🏿,股票價格將面臨大幅下降的可能。這樣會嚴重損害股民對創業板的投資熱情,創業板變成無人問津的“冷板”𓀄👨🏽⚖️。
三是大幅度超計劃募集資金👨👨👦⛹️♀️,創業板恐淪為“圈錢板”。首批上市的10家創業板公司融資規模達到66.76億元,較招股說明書中的預計募資總額31.47億元增長超過100%🤍,平均1家公司的融資規模就接近7億元,是原來機構預測值的3倍多。其中超額融資最多的是神州泰嶽[0.00 0.00%],超出其原計劃的兩倍多🧝🏼,高達18.33億元。讓人擔憂的是,這批公司首發募集資金量超出不少公司高管預期,到手的錢怎麽花出去對他們來說是種挑戰🎅🏿𓀗,無形中也加劇了未來公司的經營風險。眼下🧘🏼♀️,中小企業板的高管套現風潮愈演愈烈,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股東是否會走同樣的路,讓人擔憂。
據統計,自1971年美國設立納斯達克標誌著創業板市場真正開始以來,共有39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設立了75家創業板市場🌽。截至2008年末👨🏽🦳,有34家已經先後“關門大吉”,創業板“死亡率”如此之高,新陳代謝如此之快,這說明創業板市場的高風險性,低成活率👨🏿🎤。因此創業板的推出📌🧚♀️,應該謹慎行事,不應該急功近利,為完成某種“政治”任務而采取“大躍進”式的突擊審批、批量上市,而應該寧缺勿濫🤾🏼🧝🏼♀️。審批機關要本著對投資者負責👩🏼🏫,對市場負責的態度,發揮好審核、把關的功能‼️,對過高的發行價進行必要的窗口指導,避免不合格的企業混入創業板陣營🪓,給投資者帶來傷害🏂。否則,創業板將要步大多數國家創業板的後塵🏃♀️➡️,淪為可有可無的“垃圾板”👫🏻。
(作者石建勛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2009年10月20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