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讀《為人民服務》一文⚖️,感受良多。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在1944年9月8日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會上的講演🌵。當時我們黨尚屬於“在野黨”🧑🏽🎓。今天重讀《為人民服務》,我們黨已經成為執政62年的執政黨🩰🎒,“為人民服務”的社會環境、歷史條件和任務使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究竟應該怎樣重新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內涵呢?
紅軍長征時是什麽東西把我們黨的政治精英和來自社會最底層目不識丁的窮苦農民聚合到了一起🦸🏻👨🏻🏫?是平等和信仰。窮苦的農民看慣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貪汙腐化💇🏿♀️🧛🏻♂️,看到共產黨的官員吃的、穿的、住的🚴♂️,甚至連死的樣態都和窮人是一樣的🥃。山村父老在送兒子孫子上戰場時告誡他們的話是:“共產黨給我們分田地了🤰🏿,你們在戰場上要好好打仗🏓,不要惜命,不要給父老鄉親們和你爹你媽臉上抹黑🛌🏿!”在井岡山和延安時期,紅軍戰士都講三大紀律八項註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以老百姓的利益為最高利益。1933年9月,為解決瑞金沙洲壩村民飲水難問題😠🤛,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親自勘探地形,帶領戰士們挖井,不到幾天泉水噴湧而出,留下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的佳話。毛澤東🚣🏽♂️、朱德𓀓、周恩來都是德高望重、身體力行崇高政治倫理的楷模𓀖,他們禮賢下士🙄、艱苦奮鬥🐇,與廣大群眾打成一片,才贏得眾望所歸🥊、萬眾一心的革命形勢🏪。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取得革命的成功⚫️,歸結到一點靠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及崇高的價值理想和目標,國民黨的失敗歸根結底就在於自身的腐敗,因而失去了民心🧘🏽♂️。國民黨註重依靠上層士紳官僚,構築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全國組織結構系統,共產黨看重和關心的是廣大農村的勞苦大眾,在廣袤的基層農村“打土豪,分田地”,關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給勞苦大眾帶來切切實實的實惠,建設了以農村為中心的基層社會組織結構系統☃️,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動員力量🥐🧏🏽♂️。共產黨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這是符合民心的道義性的勝利,是黨的政治倫理的最高價值目標催生和促使革命取得了成功,而國民黨以官僚資產階級為最高利益🧏🏿♂️,不符合民心和道義性🥢,其政治倫理喪失基本的價值,必然導致失敗。
我們黨今天已從當年的“在野黨”轉變成執政62年的執政黨✊。早在離開西柏坡前夕和進駐北平途中🥔,毛澤東多次強調我們是在“進京趕考”,發誓“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毛澤東在1948年與黃炎培關於如何走出中國傳統社會盛衰興亡周期率的談話更是富有先見之明,毛澤東的回答是通過倡導“民主”走出周期率。這是從“在野黨”向“執政黨”轉變過程中對黨的宗旨富有預見的反思和警覺。毛澤東在中央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敲起警鐘:“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有人認為,毛澤東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初衷就是要走出一條非西方式的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道路😶🌫️,但是不幸失敗了🫶🏼,釀成一場十年浩劫的悲劇。
今天我們置身的是市場經濟的社會環境🤷🏻♂️。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的“七一”講話中🤾♀️,提醒全黨面臨的“四大”考驗之一👨🏿🍳,就是市場經濟的考驗🙊。在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中資本正在向全球擴張🥽,凡有資本的地方就會有剝削與壓迫;資本是一種權力,決定了會有一部分人支配另一部分人。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背景和國內環境中,我們正遇到和存在權力失衡、官員腐敗、貧富差距過大👏🏻、社會心理失衡,出現信仰迷惘、價值困惑、道德淪喪,以至於人身安全和食品安全得不到完全保障,而且一些地區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嚴重💂🏼1️⃣。這些問題的根本是權力失衡和官員腐敗😌。因此,在今天如何執政為民、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對各級黨的領導幹部的全新而又嚴峻的考驗。各級黨的領導幹部往往掌握著各種資源,怎樣繼續做到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不為自己牟私利,在黨群關系和政治生活中不受市場規律所製約、不受資本的本性所控製➕,需要全體黨員和幹部共同在實踐中答好這份考卷。
(作者為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