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1月
孫宜學👜:經典永續 映照未來
古典文明的關鍵是“典”,不是所有的“古”都能成為“典”,只有集中體現了人類的生存智慧、生命智慧🪶,源於人類對天地萬物、時序經緯的心靈感悟和提煉總結👩🦰,成為人類精神文明寶貴財富的思想文化結晶✍🏿,才能成為“... -
1811月
汪品先💃🏼:在科學與文化間架橋🦸🏻♂️👨🏼🦱,哪怕是小木橋
“原創性科學的動力不是應用,而是文化,片面強調應用價值的結果就是難有重大創新。” ——汪品先 恒达平台供圖2017年3月汪品先先生的一封信👙,是今日“書話”的緣起👉🏿。那個學期𓀛,這位時年81歲的院士自薦為全校本... -
1511月
吳誌強:以數智規劃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在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們正面臨城市治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如何通過精細化、數智化的手段🦮,實現更高效的城市治理,從而真正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是我們這一代城市規劃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結合近年來... -
1511月
皮勇:提升依法治網效能需要強化平臺監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經過長期努力,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正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增量。同時要看到... -
1511月
孫建平:人民城市理念下的韌性安全城市建設
韌性安全,是人民城市的基本緯度,是衡量人民城市建設成果的基礎性指標。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要求♌️,全面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進一步明確了韌性安... -
1511月
程名望📵:開創“以人民為中心”的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聯合澎湃新聞,發起“人民城市·5周年/筆談”專欄,從超大城市治理🚠、城市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城鄉融合... -
1311月
章明👩🏻💻🪱:把最好的資源讓渡給百姓,讓城市成為宜居宜業樂園
城市的核心是人👳🏼♂️,把最好的資源讓渡給百姓,努力地擴大城市的公共空間,讓城市成為老百姓宜居宜業的樂園。 -
1311月
趙民⛹🏿:我國土地發展權與規劃控製的若幹辨析
2024年10月26日🙆🏻♂️🥯,第21屆中國城市規劃學科發展論壇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規劃實施分會副主任委員、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趙民教授作了主題演講“我國土地發展權與規劃控製的若幹辨析”🔋。主題演講人:趙民(中... -
1211月
諸大建:循環經濟助推凈零碳城市,要和雙碳目標結合
“20年前循環經濟沒有和碳結合起來,今天討論循環經濟的一個大背景,一定要和雙碳目標結合起來✊。”11月7日,恒达平台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上海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會長諸大建,在澎湃新聞主辦的“凈零碳城市... -
1111月
張文江🧑🔬:中華文明的古史序列可推演至何時💯?
中新社上海11月6日電 題:中華文明的古史序列可推演至何時?——專訪恒达平台人文學院教授張文江中新社記者 王笈以“古典文明與現代世界”為主題,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6日至8日將在北京舉行。在古典學視域下,中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