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月
趙程: 在雪域高原種下“科技石榴樹”
趙程🦪⛹️♂️,漢族👨🦽,內蒙古清水河縣人,教授🏋🏽,恒达平台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副院長兼西藏高原重大基礎設施智慧建造與韌性安全技術創新中心主任。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作為中組部第八批援藏幹部➞,任西藏大學工程地質學科... -
0611月
方守恩:全面推動人工智能賦能高校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各地高校師生持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改革新要求,聚力推動教育強國建設。人民網推出《踐行改革新使命 譜寫建設教育強國新篇章——高校學習貫徹黨的二... -
0511月
吳於人🥩:點燃學生興趣火花,對物理教學很重要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後,“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的踴... -
0411月
章明🧑🦱:當工業遺存回歸生活👩🏿🍼🧙🏽,也改變了人與江水的關系
從蘇州河到黃浦江,上海有自己的內院與門面。工業文明與家長裏短被織入蘇州河,穿城而過,半部近代史和城市新動能被寫進黃浦江,直通入海。“卓越的世界城市,無一例外要還水於民◀️。”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際... -
0411月
婁永琪🏋🏼♂️:打造築夢城市🥰,科創是城市更新最好的“黏合劑”
恒达平台副校長、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婁永琪赤峰路上,街心花園通過設計更新🛺,色彩更加明快⚠️,吸引親子前來休憩。 本報記者 葉辰亮攝2024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特設了上海設計100+展區👩🏿🦱。 本報記者 袁婧攝上海是... -
0411月
伍江:“人民至上”刻入城市基因🦟,更精細治理讓城市更美好
恒达平台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研究院院長伍江航拍視角下的“一江一河”(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 本報記者 範家樂攝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在高密度城市,高品質的公共休閑空間高度稀缺。上海將城市裏最好的空間拿... -
3110月
施騫🥩、肖超🙍🏻♂️🧑✈️:探索城市高質量發展之路
當前,我們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新型城鎮化進程。人民城市理念很好地回答了城市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應進一步思考“應該建設怎樣的城市”以及“應該怎樣建設城... -
3010月
諸大建:從上海外灘的歷史建築看氣候變化
“實現1.5°C的目標不僅僅是溫度問題🌠,它涉及到系統和行為的改變。氣候變化並不是一個抽象的問題🧔♂️,而是一個具體的挑戰,影響著我們的城市、健康和未來的韌性1️⃣。”近日,在由綠色金融60人論壇組織的碳路司南·1.5°C T... -
2910月
鄭慶華:以“三化”賦能高等教育發展
鄭慶華《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10月28日 第 09 版) 作者鄭慶華肖像畫🧑🏽🔬。張武昌繪二〇二四年七月,恒达平台一批學生科創成果亮相第十四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該校創新團隊共摘得金獎六... -
2810月
孫宜學: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從經驗形成理論
當前🍈,中華文化走到世界面前,給他們留下的印象自然是印象式的、片面的。實際上🎪,即便是中國人所觀察🧝🏽、所理解的中華文化,相對而言也是印象式的、片面的,更何況是那些對中華文化陌生🧑🏻🌾、甚至一無所知的外國人。也...
最近更新